曾豐利
“我真不相信我的家鄉地區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真不相信這種事會在光天化日的鬧市上發生!……回到學校后,我向同學們講述了我的不幸遭遇。同學們氣憤地提議,要投書《人民日報》,披露這一事件……”
這是北京林業大學的一名學生,寫給中共張家口市宣化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吳忠孝同志的一封投訴信。
讀著這位素不相識者的來信,吳忠孝感到非同小可。他馬上去找市委常委、區委書記李榮昌同志匯報。推開李書記辦公室的門,他發現李書記的桌上也展示著同一內容的信。李書記說:“你來得正好,快把此信送交公安局!”
吳忠孝親自把投訴信送到了公安局。一位局領導當即簽署了一道命令:“迅速偵破!”時間是1990年2月27日。
吳忠孝匆匆趕回辦公室,鋪開了信箋——
××同學:
對你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我已將你的來信,轉交公安部門。相信他們在案子有結果時,會迅速與你聯系。黨和政府歷來重視社會治安工作,并確實為此下了很大力氣。但社會治安又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工作。我期望你能正視社會治安不盡人意的宏觀現實,正確認識和理解社會和人生,著眼大局,往積極的方面去想……
就在吳忠孝給××同學回信的同時,宣化公安局刑偵科正在召開緊急案例分析會。一名干警根據投訴信,介紹著初步掌握的案情——
1990年2月18日下午3時許,北京林業大學林管系三年級學生××,由河北蔚縣返校途經宣化,在無意問路中被兩名歹徒發現其不是本地人,便將其強拉到路邊,威逼他交出身上的錢財。被搶劫后的××,身上僅剩下1元零錢。由于親戚幫忙,才得以返校。
宣化的公安干警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掌握的線索,只有投訴信上提供的犯罪分子的衣著、身材、性別等粗略的印象特點,要在20幾萬常住人口、幾萬流動人口的城市里,以十萬分之一的排除比率尋找罪犯,真如大海里撈針一般。但是,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維護社會的安定,“金色盾牌”們知難而進。他們在報案的當天,就撒下了一張疏而不漏的大網。
幾百家部門、單位,上千名群眾動員起來了。他們協助公安部門,在每一個車站、旅館,每一條大街、小巷認真調查,悉心篩選。一條線索斷了,另一條線索又銜接起來。終于,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里,兩名罪犯于1990年2月28日下午3時許,在宣化火車站被輯拿歸案。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在做案10天后的同一時刻,被銬上一副冰冷的手銬。
1990年3月7日下午7時,宣化公安局的同志,根據北京林業大學42號信箱這個線索,找到了××同學的宿舍。
同學們一聽宣化公安局來人了,一齊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批評社會治安,言辭激烈。公安干警們微笑著拿出錢,交到××同學手中,簡單地通報了案子的偵破過程。
屋內出現了沉默。
一位大學生說:“宣化的公安真偉大。對不起了,我原先不相信你們能破案的。”
公安干警說:“我們并不偉大。偉大的是宣化的人民群眾。他們見義勇為,為我們提供了偵破線索。如果××同學當天報案,并協助我們破案,我們會讓他帶上錢返校的?!痢镣瑢W,說句心里話,我們確實生了你的氣。你被搶劫,黨和政府與你一樣承擔著不幸。你沒有及時報案,險些讓歹徒逃走。維護社會治安,是政府的責任,但是我們每一個公民不能只當空發牢騷的旁觀者。你們說對嗎?”
又是沉默。
1990年5月,宣化區委宣傳部長吳忠孝同志又收到那位署名××的大學生的來信——
吳部長:
公安局已來過我處,告訴我罪犯已逮捕歸案,并把錢交給我。我感謝政府、感謝公安人員,感謝您,我的同學也驚嘆宣化公安人員的辦事效率與為人民服務的公仆精神,他們一致要求我寫信向你們致以感謝,我本人更是充滿感激之情。
吳部長前些日子給我的信已收到,信中所言使我受益匪淺。我將要畢業,我準備回到地區林業局,我報答家鄉人民的唯一方式就是以我的全部能力努力工作,改變張家口地區的林業面貌。
錢是小事!但通過這件事,使我更相信政府,熱愛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家。
祝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一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