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
這次亞運盛會,社會各界都非常重視。中央政治局常委專門聽取了匯報,提出在亞運會當中要確保兩個第一:即運動總成績第一和精神文明第一。這項要求的提出具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目光,其意義非同一般。
縱觀我國運動隊以往的賽史,也可以認識到這樣一個問題:凡是思想、作風過得硬的隊伍,也無不是技術過得硬,在重大比賽中能屢戰屢勝的隊伍。如乒乓球、女排、跳水等隊;而凡是取得這兩個第一的時刻,舉國就是一片歡騰振奮。所以,在備戰亞運會狠抓技術訓練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松思想政治工作。要利用亞運會提供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努力將我們體育代表隊建設成一支勇猛善戰的文明之師。
一
那么體育運動隊的思想政治工作到底怎么做?在亞運迫近之時,都還有哪些問題?前不久,我們對跳水、女排、射擊、擊劍等18支國家集訓隊進行了摸底調查,先后找了48名領隊、教練聽取意見,又深入運動員宿舍,與一些尖子運動員進行個別交談,并對370多名運動員進行了問卷調查。總的感覺,運動員的思想政治覺悟、亞運意識已躍上一個新的高度,有了很強的責任感、使命感、光榮感、自豪感,特別是當他們深切地感受到中央領導同志和全國人民無微不至的關懷及全力支持后,斗志更加高昂,渴望在這次亞運大賽中建功立業,為祖國為家鄉父老爭榮譽。但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運動員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由于這幾年受到各方面及各種思潮的影響,有一些運動員甚至包括教練員對體育與政治的關系仍模糊不清,不是講科學家沒有政治、沒有國界嗎,因此他們也模糊地認為體育沒有政治,沒有國界;其次是關于個人價值問題,這幾年談了不少自我奮斗、自我價值,所以有人也深受影響,由未成名到成名,認為這是自我奮斗的結果,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因此祖國的利益、全局整體的利益觀念淡薄了。還有就是運動員普遍關心的出路問題,有些運動員認為在頂峰時就要討價還價,就要急流通退,怕出現什么“李寧現象”等等。
我們的運動員大多數年齡偏低,最小的才10歲多點,他們文化比較低,大部分是初中程度,但知名度很高,見識很廣,并能接觸上層領導。所有這一切都說明,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針對這些特點進行。
二
為此,當我們的體育代表團成立之后,所做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對運動員進行愛國奉獻、團結拼搏的系列教育。
這系列教育共包括20次演講。演講內容都是和運動員生活、訓練及思想特點有直接的關系。我們請社會上一些名流講,請體育界的一些老前輩講,也請教練員及運動員自己講。充分體現有理想的人講理想,守紀律的人講紀律,有成就的人講成就。這些同代人,身邊人看得見,摸得著,現身說法就很有說服力。如羽毛球隊總教練王文教講的“我的事業在中國”非常感人。這樣一個老歸僑,20歲時藏在船最底艙夾板下回到了祖國。為了中國的羽毛球事業,嘔心瀝血,貢獻了自己的一生,用他自己話講叫做“獻青春,獻終身”,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終身都獻給了這個事業。他在印尼有208個親戚,都是開商業企業的,一直要求他回去,他沒回去。他的妻子去美國后,美國出高薪請他到美國當羽毛球教練,他拒絕了。長期的拒絕,使妻子與他離了婚。現在他58歲了,還在帶領羽毛球隊不懈拼搏。所以他講之后,大家非常感動,不少人還流下熱淚。
還有鉛球運動員黃志紅講的“為田徑沖出亞洲而拼搏”也非常感人。黃志紅這個女孩子今年剛25歲,體重105公斤,一身傷病。在世界田徑錦標賽上,她把鉛球推到了20.73米,獲得冠軍,是亞洲第一個女子在國際田徑錦標賽上取得金牌。她是個共產黨員,性格也非常開朗。有的人說她長得太胖、太蠢了,連對象也不好找。但她說:我的心靈是凈化的,我為祖國爭得了榮譽,“蠢”一點也值得。她把名利看得很輕,事業上卻不斷追求,她還說:“名氣等于零,賽場看實力,記錄是歷史,目標在亞運。”
通過這些教育,運動員們的心靈很受觸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重又振奮了他們的精神,鼓舞了他們的斗志,用他們自己話來講,就是渾身又充滿了志氣,骨氣,殺氣。
最近我們有一支運動隊在國外比賽時,曾遇到過這樣一個情況。外方隊員對我們的隊員講,你們國內獎金太少,如果你這次讓給我,我的獎金分一半給你。我們的隊員當即予以謝絕,義正詞嚴地告訴對方,我是代表一個集體,代表一個國家來比賽的,不是咱倆湊在一起談生意。最后,我們的運動員戰勝了對手,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我們做的第二項工作是發動運動隊的領導,深入基層,大賽當前,幫助運動員解決實際問題,排除一切干擾。
第三項工作是對運動員進行“禮儀教育”。因為運動員在比賽場上的風貌對社會影響很大。如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上一些有影響的口號,大都是從運動隊比賽時提出。“沖出亞洲,走向世界”,這是足球隊提出的;“振興中華”這是男排比賽時,北大學生提出來的。所以,運動員們在比賽中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社會影響很大,我們希望在這次亞運會中,我們的運動員能在全國起到模范作用。
另外,我們還組織運動員學哲學,學辯證法,學36計,學孫子兵法,也取得很好的成效。過去外國人都講,我們的運動員太實,這一方面反映了我們運動員比較樸實,一方面也是說我們的計謀不夠,在競技場上,應該兵不厭詐,有勇有謀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最近,國家女子柔道隊去蘇聯比賽,獲得了4金2銀4銅牌的好成績,她們在總結中說:這次勝利是靠實力,靠著智謀取得的。她們提出:我強敵弱,戒驕戒躁,窮追猛打;我弱敵強,攻其不備,放手拼搏;我強敵強,氣勢逼人,揚長補短;我弱敵弱,靈活多變,勇猛果斷。再如擊劍隊學習了36計之后,很有體會,他們自己講,雖然過去在比賽中運用了36計中某些計謀,但在未學36計之前,對這些計謀,領會不深,體悟不透,而通過學習,心有靈犀一點通,一下子就明白過來,心里亮堂了。什么“聲東擊西”,什么“瞞天過海”,運用得更加嫻熟巧妙。
三
最后,我要說的一點是光靠體育界做運動員的思想工作還遠遠不夠,要靠全社會共同來抓,做好這項工作。
怎么做呢?我認為首先要做到了解運動員,理解運動員,在比賽中出現問題時能諒解運動員。現在我們一些運動員,一談起這方面來,眼淚就忍不住往下掉。有的運動隊比賽失利后,繩子、刀片都寄來了,說你還活著什么勁。還有一些運動員才十幾歲,比賽中有了失誤,就受到這樣那樣的責難,還有的運動員甚至收到寄來的大便紙,罵運動員是臭狗屎,還有人給教練員發來“唁電”。
我們不能只看見運動員在運動場上得第一時的英雄場面,升國旗、奏國歌,一片歡呼聲。我們還應看到運動員們另一面辛酸苦辣的生活。我們的乒乓球、排球等運動員每人5~10年流出的汗水是3至5噸;我們的摔跤、柔道運動員每半天訓練下來,出的汗水就有一公斤之多。體操運動員有幾個沒有傷病,有幾個骨頭沒有折過,沒有脫過臼,有幾個沒有流過淚水的?所以他們是用汗水、淚水、血水換來的成就,是用痛苦、拼搏、毅力奪來的第一。
再舉一個例子吧,在有些項目中,運動員的體重需要根據比賽的要求,或者增加,或者減少。也就是說,要人為地嚴格控制體重。國家女子柔道隊的吳衛鳳,平時體重86公斤,由于決定讓她參加副72公斤級比賽,因此,在備戰亞運會的訓練中,她硬是在3個月之中,將體重降下14公斤。這段時間她是怎樣度過的呢?整整3個月,她沒有吃過一粒糧食。在前面我曾講到,不久前國家女子柔道隊赴蘇聯參加一次大型國際比賽,吳衛鳳由于控制體重禁食至關鍵時刻,她是躺在飛機上赴賽場的。她還要一路過關斬將去拼搏。這個24歲的女孩子,真是了不起。
隨著對亞運會宣傳的不斷深入,全社會的人們對我們的運動員也越來越關心和支持。有個5歲的小孩,將他5元壓歲錢寄給了運動員,希望大哥哥、大姐姐們在亞運會上取得好成績。遠望一號船、二號船,這兩艘在發射衛星上屢建功勛的全船官兵,前不久在發射亞洲一號衛星時,榮立了集體一等功,他們將中央軍委發給的獎金寄給體育代表團;山東有4個畫家,從1984年開始,用了6年時間創作了一幅祖國萬里山河畫卷,獻給運動員;沈陽鐵路局30多萬職工、黨員捐贈給中國體育代表團120萬元;還有潮洲宏興制藥廠的工會和團委向代表團贈送了價值近5萬元的“全營養素”,要給體育健兒補補身子。所有這些都表達了億萬炎黃子孫希望運動員們為國爭光的赤子之心,而且這也對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起了極大的推進作用。有了全國人民的關心支持,有了社會各界的了解、理解和諒解,我相信體育健兒們一定會在亞運會中,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奪得運動總成績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