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團中央舉辦的“首屆中國青年文化科技博覽會”和“全國沿海開放城市鄉鎮企業青工技術比武”大會上,人們看到,江蘇連云港市團委在圍繞“科技興市”戰略,狠抓科技育人工作方面結下了累累碩果。
1988年,當市委、市政府提出“科技興市”的發展戰略后,團市委的干部們活躍了,他們想方設法,集思廣議,做出決定,以市青年業余學校為基地,拓寬辦學領域,擴大生源,面向實際,面向實踐;從原來的單科、初高中文化補習,向中等專業技術培訓、日語、英語、公共關系學等多層次、多學科的辦學形式發展。到目前為止,全校已有23個班級,學校的規模、質量和知名度成為廣大青年口碑。隨后企業各級團的組織利用青工夜校、職工教育中心等場所組織青年學文化、技術;農村團組織也積極圍繞科技扶貧,利用青年之家等陣地搞實用技術培訓。
在廣泛建立了教育基地的基礎上,團市委又在全市城鄉團組織中廣泛開展了技術練兵比武活動。青工戰線開展了電視機修理、車工、鉗工、汽車修理等10大工種“技星”賽,共300場次,參賽10萬余人。同時還在全市推行了企業文憑試點工作。即向在比武中達到一定技術標準的青工發放“內部糧票”,作為晉級依據。在農村,廣泛開展了實用技術大比武活動,共135場次,參加人數200多萬人。僅贛榆縣團委一年就舉辦縣級比武6場,鄉鎮級比武13場,這個縣在全國45個沿海開放城市鄉鎮企業青工比武活動中,一舉奪走了優勝獎。
為了使“科技興市”戰略深入人心,團市委還以“開放、學習、奮進”為主題舉辦了“連云港市青年文體科技節”,其間他們設計并承辦了“全國青少年微機使用大賽”,共收到來自16個城市的作品近200件,百余名選手參加了微機程序設計和實際操作賽。為適應港城開放的需要,他們還舉辦了“全市青年英日語大賽”,438名各路高手云集角逐,最后96名選手榜上題名,與青工技術比武的精英們一并被輸入市青年人才庫。
當連云港市團委捧走了首屆中國青年文化科技博覽會的組織獎后,人們說:他們是名副其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