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濤同學:
來信說你厭煩家務勞動,但你媽媽卻總要你干一些家務活。其實,家務勞動對你的成長是有益處的。
有位學者,經過幾十年的研究,驚奇地發現:那些自小參加勞動的孩子,學習成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人際關系融洽,生活也過得相當好。由此而知,家務勞動對學生成長是很有益處的,對培養責任感、獨立性和自信心,以及培養崇高的情感可以起推動作用。
世界上有些國家已開始注重培養青少年的家務勞動能力。有的中學已為男女學生開設了“家事科”,要求學生在學校時都要認真學習家事課程。據說,有的國家認為,孩子參加一定的家務勞動具有教育意義,因此,還制定了家務勞動法,要求14歲到16歲的孩子參加宅院地的勞動,對不愿意勞動和完不成父母規定的家務勞動的孩子,按違犯法規論處。
近年來,我國不少城市的教育部門,也注重了對中學生的勞動教育,一些中學生也開始替父母操持一些家務,分擔家庭責任,減輕父母的生活負擔。這對具備生活能力,將來更好地適應生活不無益處。
家務勞動可從仿效父母做起,然后學會幫助,當一當“配角”。放學后買回來一些蔬菜,周日可集中幫助父母完成一兩件較大的家務活。還可以當個好“參謀”,為家庭生活得更好獻計獻策,這樣你在不知不覺中,將勞動本領變為自己的能力,主人翁責任感也就從中樹立了。
家庭生活將為你開辟一個勞動鍛煉的天地,當你學會家務勞動后,便會具有享受生活的權利,而且也為父母提供了生活方便。更重要的是在家務勞動中增強了毅力,鍛煉了吃苦耐勞的品質,同時也懂得了人生的價值。
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