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是大學經濟系二年級的學生。為了大學畢業后立即報考研究生,我日夜攻讀。最近得知國家規定大學畢業后必須工作兩年才能報考,覺得自己的理想一下子破滅了,學習也沒有了勁頭。我真不明白,為什么要做這樣的規定,急切盼望你的答復。
上海安青
安青同學:
國家教委關于199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要求是:繼續貫徹按需招生的原則,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高招收有實踐經驗的優秀在職人員的比例;繼續堅持德智體全面考核的方針,尤其要注意加強對考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的考核,確保入學研究生的政治質量和業務質量。為了保證上述要求的落實,1990年對各學科、專業招收大學應屆本科畢業生的比例有不同要求。具體說來,理學中的一些學科、專業和文學中的外語類等專業,一般適宜連續學習,從應屆本科畢業生中招生的比例就大一些;而工學、農學、醫學中多數屬應用性學科、專業,從有實踐經驗的優秀在職人員中招生,可能更有利于培養,因此,從應屆本科畢業生中招生的比例要低一些;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一些學科、專業,應主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優秀在職人員中招生為宜,但也可適當招收部分應屆本科畢業生。
為什么要擴大招收有實踐經驗的優秀在職人員的比例?因為從青年成長的規律來看,大學本科畢業后到基層,在實際工作崗位上鍛煉幾年,可以了解國情,了解民情,了解工農,了解實際。而且在實踐中能更加體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從而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實踐使他們在政治上更加成熟,業務上增長才干,同時知道自己在業務上還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深造。學習、實踐、再學習,這也符合認識論規律。
其實,我國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制度以來,一直到1980年,每年錄取的研究生中,有90%左右是經過實踐鍛煉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他們政治方向明確,學習刻苦努力,遵守紀律,學風好,得到學校老師的好評,畢業后,很快成為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骨干,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贊揚。
國家教委從1985年開始實行了推薦少數優秀本科畢業生免試錄取為碩士生的辦法。為了有利于德、智、體全面考核,1990年從應屆本科畢業生中招收碩士生,采取由學生畢業院校推薦和招生單位考試(考核)的辦法進行。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促進本科教學,更好地選拔人才,避免“一次考試定終身”。
安青同學,你的理想并沒有破滅,你畢業后經過實際工作的鍛煉,注意德、智、體全面發展,你所追求的目標仍然可以實現,而且更有利于你健康成長。
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