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太行山上著名的革命老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朱德、彭德懷、左權、劉伯承、鄧小平、楊尚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塊土地上率領我軍與敵人浴血奮戰,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動地的英雄贊歌。如今這些記載著革命先輩光輝業績的舊址,已成為長治市團組織對全市近100萬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顯示出其
獨特的教育作用。
1986年,一組數字震驚了長治團市委:有3個縣的幾百名青少年加入了天主教,其中50%是共青團員;某中學民意測驗表明,60%的學生對實現共產主義缺乏信心;全市青少年犯罪案呈上升趨勢……青少年精神支柱嚴重傾斜的現實像鐵一樣沉重地壓在團市委一班人身上:“再不抓,中國的第三代或第四代人就有被和平演變的危險?!边@年初,團市委決定,充分利用老區優勢,建立傳統教育基地。
幾年來,他們對分布于全市城鄉百余處的革命舊址和紀念地進行了認真的核對,對收集到的大批文物、資料進行重新整理、歸納、分類,并按不同的內容和規模,對全市傳統教育基地的布局進行了合理調整?,F在全市已建起青少年傳統教育基地100個。邀請了近200名老八路、老民兵、離退休老干部分別擔任各基地的專兼職報告員。同時出版了一部配合基地教育的教材《太行浩氣傳千古》。
如今在長治市,人們經常可以看見一面面團旗、隊旗引導著一隊隊青少年走向各個傳統教育基地。團市委的同志說:基地化思想教育使革命傳統教育不僅具有了連續性,而且走上了系列化、正規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