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升 李雪紅
山城重慶。十步一坎、百步一坡……沿街而行,你會驚奇地發現:這是一個在大街上看不到自行車的城市!
然而,你大概不會知道:在這座歷史悠久、馳名中外的山城市區地表以下幾米、幾十米深處,近300公里縱橫交錯、密如蛛網的排污管網也橫亙在你的腳下。每天,大約有40家化工廠、38家醫院、705所公廁和上百萬城市居民傾倒的近138萬立方米的糞水、污水、工業廢水、石塊、殘渣流經管網系統排入江河。
在這座繁華都市,有一種人必須長年累月與這些管網系統打交道,那就是疏浚工。每天,山城的疏浚工必須背著幾十公斤重的鉤、瓢、棍等原始疏浚工具,爬坡上坎、穿溝走巷,行程達十幾公里。他們的工作空間黑暗而狹窄:窨井僅1平方米,溝道則只有40×60公分大小。在管溝作業時,疏浚工直不起腰,糞水在耳邊流,蛆蟲在身邊蠕動,污水殘渣濺遍全身……
——這是當今中國唯一一座需要疏浚工進行原始操作的城市1
朋友,倘若生活賜與你選擇工作的權利,你會選擇當疏浚工嗎?!
山城“冒”出個孫春民
孫春民選擇了當疏浚工!他干得很起勁,用他自己的話說:變成了泥鰍,就要鉆泥巴。
重慶市市政養護二所,是山城全市市政地下排污管道的保護神,孫春民是所里一名普普通通的疏浚工。
楊家坪體育場告急:這里地下溝道嚴重堵塞,地面污水、糞水橫流,路人紛紛捂鼻繞道!
養護二所的一伙年輕人急急趕赴現場。他們迅速揭開窨井井蓋,抱起高壓水槍對準溝道足足沖了5車水,溝道毫無暢通跡象。所里又派來一幫人,組織集體“會診”,依然未能找出癥結。
唯一的辦法是派人下溝檢查!
可大伙一瞅那深達8米、斷面僅40×60公分大小的黑洞洞管道,渾身不由得直冒涼氣。
“我個子小,讓我進去!”孫春民第一個站了出來。隊友舒光全正想勸阻,孫春民卻已“嗖——”地一下操起手電筒,貓一樣地往窨井鉆,很快便消失在洞口。
孫春民只穿著短褲,赤膊而下。石溝又暗又窄,身子多處被溝壁劃破,鮮血直流,蛆蟲不斷沾到身上,惡心難奈。他咬著牙,小心翼翼地檢查著,一邊用手疏浚。此刻,如果溝道突然暢通,他旋即會被污水淹沒乃至卷走,井上的人都為他捏著汗。
幾十分鐘過去,溝通疏通了。當孫春民被接上地面時,人們發現他頭發上蠕動著許許多多的蛆蟲,渾身上下糞跡斑斑、傷痕累累……
在山城眾多的疏浚工中,孫春民不但以藝高膽大出名,更以急人之所急、助人為樂為人們所稱道。
市化工公司急電求救:公司宿舍的廁所管道和化糞池嚴重堵塞,糞水從7樓順梯而下,瀑布般澆得整樓臭氣熏天,住戶們叫苦不迭!
孫春民正準備同女友約會。由于他的工種,他已讓十幾個對象給“蹬”了,眼下是他的又一次機會。按說,住宅區管道堵塞不屬于他管轄,他只管市政范疇。
孫春民還是心急如焚地趕到了現場。糞池太深,他反復勘查,卻怎么也找不到排泄口,唯一的辦法就是人跳下去,用手摸索出口。
時值隆冬。北風蕭瑟,吹得人直打哆嗦。
孫春民二話沒說。他脫下棉衣、毛褲,只穿著一條內褲跳進齊腰深的糞水中。
糞水冰冷刺骨,凍得他直打牙戰。惡臭沖鼻而來,他竭力仰頭屏氣。他咬緊牙關,赤手空拳地在糞水中一點點地摸。他先是摸到住戶掉落在糞池里的疏通機簧片,拽出來,然后一把一把地摳出塞在洞眼的便紙、糞便和雜物。
他足足掏了兩個小時,下水道終于疏通了。積壓多日的糞水終于“嘩嘩”地從洞口排了出去。
居民們歡呼起來!他們含著淚花,有的送來白酒為他驅寒,有的送來毛巾、香皂和熱水讓他擦身洗臉。此刻,孫春民內心熱呼呼的,他又一次體驗到自己工作的價值。
假如沒有疏浚工
一個人要能深切體會到自己工作的價值,那他(她)的生活無疑是充實的。然而,要達到這種境界,并不容易。
11年前秋天,孫春民繼承父業,當上了疏浚工。
上班第一天。孫春民揭開馬路邊一個100多公斤重的鑄鐵井蓋時,“嗡——”的一聲,一大群蒼蠅、蚊子撲面而來,一股令人窒急的惡臭沖得他腸胃抽搐——直想吐!再往窨井一瞧,十幾米深的井下浮滿了糞便污物。一位老工人腰系繩索下到井底,糞水很快淹沒了他的雙腳、大腿,蛆蟲很快爬上他的手臂、脖頸……走過來一個婦女,沒頭沒腦地沖他們喊:“喂,小伙子,你們的刑期還未滿呀?”
——如遭當頭一棒!孫春民氣得直咬牙。
第二天,孫春民用力掀開窨井井蓋,正準備朝下水道鉆。迎面又走過來一個青年婦女。那婦女指著孫春民教訓身邊的兒子:“看見了吧,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和這個人一樣!”身邊一個老太婆悄聲問他:“年輕人,你犯啥錯誤啦,罰你來受這樣的罪?”
孫春民心一沉,好幾天說不出話來。此后,他總是一個人悶頭干活。與此同時,他痛苦地想:當疏浚工,難道就注定低人一等?
1985年6月27日,孫春民的心靈受到極大震憾。
這天上午,孫春民正同自己的伙伴在大溪溝羅家院附近疏溝。突然“轟隆——”一聲,羅家院地區火光沖天,碎石、紙片騰空而起。頃刻間,黃褐色濃煙彌漫上空,哭聲叫聲響成一片。眾人一下傻了!孫春民與大伙一塊急急趕到出事地點,才知道:這里下水道滲入的廢油與水道里的沼氣混合,引起特大爆炸!眼下的羅家院,烈焰沖天、火光閃閃。300多米長的下水道被炸得粉碎,地面8家商店和大批居民住房嚴重倒塌,殘缺的尸體隨處可見,受傷者在痛苦呻吟……
孫春民心如刀絞!他強忍著內心的巨大悲痛,同伙伴們投入救人戰斗。沒有工具,他便用手扒。他先是從斷墻殘垣的夾縫中救出兩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又從亂石瓦礫中扒出幾具遇難者的尸體。衣服著火了,他全然不顧,他跳進煙霧未盡的溝道里采集水樣、為分析事故原因提供重要依據。
他連續3天3夜沒有合眼,整整12天沒回過家。他默默地與別人一塊打撈尸體、抬運傷員,清理溝道、排除隱患……
這是一次震驚全國的災難!面對死亡26人、傷近100人、300多戶居民無家可歸、損失上千萬元的慘痛現實,孫春民終于痛切地意識到自身的價值:一個城市,假如沒有疏浚工,無疑將不成其為城市。這又黑又臟又臭的下水道,分明是整座山城的“生命線”!
一種沉甸甸的社會責任感悄悄降落在他的肩上。他意識到:自己是個青年黨員,不應該滿足于完成本職工作。
……山城突降暴雨!此刻是凌晨兩點。
市養護二所副所長林樹榮帶著黨員舒光全、團支書朱龍和疏浚工楊德云,急急趕赴市中區一號橋、五一路、民族路攤區等地疏通溝道。來到解放東路,他們驚奇地發現:望龍門到儲奇門一帶的下水道暢通無阻,兩個路口一帶的下水道同樣如此。
——究竟是誰干的?沒有人知道。
事隔兩月,人們才偶然得知:那個風雨之夜,疏通望龍門到儲奇門一帶及其它地方幾十處下水道進水口的,正是孫春民!
據不完全統計,10年來,孫春民利用業余時間,先后義務為群眾疏溝156件次,為群眾做好事183件,義務勞動工作日達230天,加上平時的超工作量,等于10年干了15年的活。
“山城不只有我孫春民!”
1981年以來,孫春民連續9年被評為重慶市勞模,兩次被評為四川省勞模,去年又獲“重慶市優秀黨員”、“重慶市十佳杰出青年”、“全國勞動模范”稱號,他是建國以來繼時傳祥之后第二個受到國家嘉獎的疏浚工!
似乎有一股無形壓力,將孫春民推上人生的另一個高度。有同事對他說:“春民,你現在是大名鼎鼎的勞模,又拿了兩個高中文憑,這下可跳出苦海,不用鉆下水道了。”孫春民平靜地說:“勞模的本色就是勞動,不勞動還叫什么勞模?”實際上,孫春民自打第一次當上勞模起,就恪守這一信條。
一位姑娘知道他是勞模,慕名同他談戀愛。不久姑娘發現:這位勞模不但沒變換工作,在本單位中也沒撈到一官半職,于是姑娘毫不客氣地跟他“拜拜”——這是他經歷過的一次巨大打擊。為此,孫春民苦惱過。但他很快平靜下來。
當上勞模,孫春民社會活動多了。但每次開會或學習回來,他總是二話不說,就帶上鉤棍與大伙一道出工。
曾有一位80高齡的老人,知道孫春民以急人所急、助人為樂聞名,有意檢驗他是否名副其實。老人家里地下水道堵塞,掛電話點名要孫春民疏溝。也真不巧,此刻孫春民正準備赴京參加全國總工會“十大”會議,離火車開車時間還有3小時。接到電話,他二話沒說,操起工具直奔老人家。疏通溝道后,他連衣服也來不及換,就匆匆登上了赴京列車……
盡管如此,孫春民還是感到生活中有一股壓力。因為他是勞模,贊譽的同時,人們對他的要求也高了,有個別人也發過牢騷:“哼,活是一塊干的,好處卻讓他一個人撈了!”
對此,孫春民只是苦笑、搖頭。他理解同伴的苦衷,他知道自己的同伴一個個也都是頂呱呱、長期忍辱負重的疏浚工。正因如此,他心情異常沉重。
采訪時,孫春民單位所在領導動情地對我們說:“要不是名額所限,我們年輕的疏浚工一個個都是出色的勞模!”這話,我們理解。因為,疏浚工是繁華都市里工作最苦、卻又最不被人理解的工種!
別以為他們是特殊工種,便有特殊收入。
有必要告訴你:山城的疏浚工除了每天出工時有9角錢津貼、每月10元獎金外,基本工資與一般工種的工人是一樣的。說起來你不相信,孫春民每月的總收入也只有170元。一份最新調查報告反映出的山城疏浚工的工作狀況——
勞動強度按國家規定,每個疏浚工管理下水道為1至1.5公里,山城疏浚工平均每人卻管理3.54公里,平均超出2公里,且幾乎都用原始人工操作,作業環境山城地勢復雜,下水道歷史長,失修嚴重,灰縫脫落、溝蓋斷裂、溝底塌陷達200多處,致使下水道容易堵塞,造成含病原體的污水大量淤積,苯、酚、氰化物等有毒氣體超過國際標準2.5倍至32倍,多年來疏浚工在操作時曾發生過12起共14人窒息暈倒事故,
工作環境疏浚工工作完畢,往往以臟、累面目出現,市民們避而遠之。疏浚工沒有地方洗手洗臉,公共汽車上不受歡迎。緊張的工作之后,往往還得背幾十公斤重的工具回家……
同一份報告反映出的山城疏浚工的生活狀況—
住房狀況市政養護二所110個疏浚工和疏浚石工中,現有無房戶34人、擁擠戶6人,占疏浚工總數37%,許多人不是同父母住,就是在市郊農村租房;
婚姻狀況市政養護二所現有適齡未婚男青工15人,很難找到對象,就連孫春民這樣的勞模也是談了20多名對象最終才結的婚。已婚職工中,妻子為農村戶口的22人、待業青年9人,占36%,近兩年因職業和待遇鬧離婚的7人、正鬧離婚的5人,占已婚人數14.5%;
健康狀況對體檢資料及養護二所12年來31名疏浚工死因的調查及統計分析表明:疏浚工健康狀況普遍低下,各種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肺部疾患、肝炎、肝硬化等)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特別是發生肺癌的危險性明顯高于當地居民;31名死者大都死于肺癌或其它惡性腫瘤。
…………
困難重重,卻沒有壓倒疏浚工。占職工總數70%的青年疏浚工成年累月、默默無聞地奮戰在山城縱橫交錯的地下水道里。
孫春民卻似乎有了另一種責任。1990年初,他在全國勞模大會期間向人們散發了單位復印的、反映山城疏浚工工作和生活狀況的幾十份材料。回重慶后,他又和市人大代表、重慶大學教授吳云鵬一道,去找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馮克熙同志,陳述疏浚工的疾苦和不公待遇……
有人告誡他:“孫春民,你到處反映情況,不怕你這個勞模當不長喲?”
孫春民堅定地說:“當一天勞模,我就要為職工說一天話。山城不只有我一個孫春民!我不在乎自己當不當勞模,我需要的是全社會都承認、尊重、支持疏浚工的工作!”
采訪結束時,孫春民也對我們說出了這番話,我們的心在震顫……我們想:這不僅是孫春民的心聲,更是來自山城地表深處廣大疏浚工的共同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