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團省委的5年工作規劃中有一個值得重視的項目,這就是以科技、信息、勞務為突破口,以團組織為主體,以團員青年為骨干,以鄉村兩級為重點的河南省農村青年服務體系。這個體系的建立圍繞著一個工作指導思想:在生產中搞服務,在服務中作貢獻,在貢獻中育新人。
幾年來通過抓服務體系的建設,提高了團組織的聲望,收到了黨政、社會、青年都滿意的效果。這里我們僅舉幾個縣為例。地處豫東平原的鹿邑縣任集鄉團委圍繞本鄉果林建設,設立了果林技校、咨詢服務站、果林服務隊,幫助青年掌握果林栽培技術,防止病蟲害等,并在此基礎上活躍團的生活,擴大了團組織的影響。兩年來全鄉有480名農村青年向團組織提出了入團申請。
臨穎縣團委從抓建立青年服務隊入手,圍繞當地生產需要,在全縣建立了機耕、植保、灌溉等行業類型的服務隊372個,受到了當地青年的普遍歡迎。
內鄉縣以專業戶、技術能手、科技示范戶、村團支部書記為核心建立了專業性協會、技術研究會、青年服務隊,他們在生產的各環節中“既會診,又開方,還抓藥”,彌補了農村科技棚架和信息不暢的不足。該縣的食用菌協會通過采取登記建卡,服務上門,巡回指導實際操作等方法,幫助13個村1000多名青年辦了12個菌種廠,搭木耳、蘑菇架1432個,獲產量4250公斤,創產值12萬元。
在建立農村青年服務體系過程中各地團組織做到了四個并舉,一是綜合服務與專業服務并舉;二是階段服務與全程服務并舉;三是理論培訓服務與實際操作服務并舉;四是義務服務與有償服務并舉。目前全省已建各級各類服務組織8000余個,幫助青年解決了許多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困難,為團組織在經濟建設中辦實事、作貢獻找到了一條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