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列車駛過秦川渭水,跨越秦嶺蜀道的時候,人們會在鐵路沿線的列車、車站、橋梁、隧道上看到一面面鮮艷的團旗,這就是西安鐵路分局團委共青團崗位的標志。
西安鐵路分局是一個擁有7萬多職工和1330公里線路的大型企業,點多線長,工種復雜。這種情況大大增加了西安鐵路分局團委工作的難度。經過幾代團干部的努力,他們終于探索出一個符合實際,調動青年積極性的好方式——共青團崗位。
他們首先從抓典型示范入手,樹立共青團崗位建設的榜樣。1983年他們創立了全國第一個共青團列車——西安客運段35/6次第一、二包乘組。7年來,他們培養了一大批典型,總結出一套經驗,宣傳共青團列車的先進典型事跡,在全局團員青年中掀起了學先進創建共青團崗位的熱潮。繼共青團列車之后,他們又先后創建了青石崖共青團車站、西安車站共青團候車室等512個共青團崗位。
為了使共青團崗位不斷鞏固,西安鐵路分局團委認真抓制度,抓落實,促進了共青團崗位建設。他們先后建立了團專職干部崗位標準、定期檢查、實績考評等制度,通過落實制度,共青團崗位越來越成為鐵路系統兩個文明建設的模范崗位。
制度,不僅僅是一種工作的規范,還必須是調動人的積極性的手段。西安鐵路分局團委正是要通過各種制度更好地調動青年的積極性。他們在落實制度的基礎上廣泛開展了共青團崗位競賽活動。每年,他們都通過達標驗收,將團旗做為標志,掛在共青團最佳崗位上。于是,越來越多的團旗便飄揚在了鐵路沿線的列車、車站、橋梁、隧道。
通過幾年的努力,西安鐵路分局團委共青團崗位建設碩果累累。35/6次共青團列車年年被鐵道部評為紅旗列車;涌現出了全國勞動模范青年調車長李寶金、全國勞動模范青年報務員楊曉冬等一批勇于奉獻的好青年,分局團委也多次被評為省、鐵道部的先進單位。
然而,他們并不滿足,他們的下一個奮斗目標是,讓全局的每一個崗位都飄揚起鮮艷的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