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是難忘的,我們全省各級團組織廣泛開展了“為治理整頓,深化改革建功;助青年成才;向共和國獻禮”主題系列活動,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活動中我們首先抓住了政治導向問題,將思想教育納入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正確軌道內。
1989年初,團省委在省委的領導支持下,明確提出了教育引導全省青年,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工作任務。各級團組織在慶祝五四運動70周年和建國40周年之際,大力宣傳“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的歷史結論。在動亂的日子里,團省委在全省青年中發起了評選“巴蜀十年青年精英、英雄”活動,正確地把握了方向。此外,團省委還注重根據各行業青年特點開展“特色”活動。
在青工戰線,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百萬青工增效益、促成才大賽”活動。德陽市參加“五小”活動的企業團組織達88%,獲經濟效益1200余萬元;攀枝花市青工參賽人數高達95%,僅“五小”成果一項就獲價值3000多萬元。省國防科工委系統的354廠,一年中就獲得762項科研成果,有41項填補了國家、部、省的空白。基建戰線團組織開展“為重點工程獻青春”活動,一年內有四項被國家經委、團中央命名為“優質青年工程”。財貿、商業戰線通過各種競賽活動涌現出一大批青年服務明星。
在青農戰線,“學技術,興百業,當能手”活動和“培養青年星火帶頭人”活動對青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年來,全省團組織共培養省、市、縣級“星火帶頭人”2萬余名,其中1700余人獲技術職稱,58人被評為“全國青年星火帶頭人”。幾年來,全省農村有近500萬青年參加各類技術培訓;有57萬貧困地區青年參加“脫貧致富小開發活動”,其中60%的青年在奮斗中改變了生活狀態。更為可喜的是73%的“青年星火帶頭人”進入了規模經營的行列……青年農民的可喜變化,預示著四川農村充滿希望的明天。
在學校,“學賴寧、學成潔”活動已經在少先隊員中蔚然成風。省少工委在全省少先隊員中廣泛宣傳了賴寧、成潔同學愛祖國、愛科學、身殘志堅、刻苦學習、臨危不懼的高尚品質,在全省1000多萬少先隊員中激起了強烈反響。
“建功、成才、獻禮”主題系列活動在四川收獲了累累碩果,為團的活動的深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