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一位哲人曾說過:“人生的道路是由目標鋪成的。”人在生活中,不能沒有理想、沒有目標,理想決定著一個人的方向,并確定著一個人的生活道路。
但是人生的道路并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美好,處處都是花香鳥語,風和日麗。追求美好,得到的可不一定都是鮮花。我從小喜愛文學,并立志當一個“文學家”。80年代的第一個春天,高考落第的我,毫無悔意,帶著童年文學夢走進了綠色的軍營。從此,我開始了在文學道路上的艱難跋涉。
踏上文學之路,就像進入了迷宮。訓練之閑,工作之余,我埋在書堆里,不停地構思,不停地寫。
一個寒夜,窗外北風呼嘯,我把自己關在一間6平方米的斗室里(其實是班上的貯藏室),為不影響戰(zhàn)友們甜甜的睡夢,我用厚厚的毛毯將窗戶堵得嚴嚴實實。但是,由于室內(nèi)冷氣逼人,我抱著僥幸心將煤灶搬進了“筆耕室”。頓時,6平米的空間溫暖如春,凍僵的手指也恢復了活力。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正當我陶醉在小說的情節(jié)里,突然感到身體不適,頭昏眼花,還未來得及反應是煤氣中毒,我就一頭倒向地下。是一位同鄉(xiāng)戰(zhàn)友起床換崗救了我。
多少不眠之夜,多少個節(jié)假日,戰(zhàn)友們的熱情相約游玩,同鄉(xiāng)們的相聚同樂,都被我拒之“筆耕室”外。
“憑你的智商,你應該去考軍校。”戰(zhàn)友們的奉言。
親友也來信苦心相勸:“別搞文學創(chuàng)作了,還是現(xiàn)實一點吧。”
童年的夢,5個春秋的苦苦追求,汗水和精力換來的是整整兩麻袋的退稿和一疊又一疊鉛印退稿信。嘆息、苦惱、困惑……流言、白眼和諷刺,似乎使我成熟了許多,我在無言的苦澀和無奈的困惑中猛然間重新認識了自我。世界是廣闊的,天空是無垠的,應在社會上找到適合自己的恰當位置。于是,我一心撲在本職工作上。結果,受到組織嘉獎,還榮立了三等功,并提了干。去年,我又考上了海軍學院。生活給予我的一個啟示:理想一定要適合社會需要和自身特點。不應輕視對個人目標的調(diào)整,它能幫助我們調(diào)整自己在生活舞臺上的位置。
海軍政治學院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