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莽
《現代書法三步》是一部別開生面的書。作者挖掘了書法與道學、與禪說、與民俗、與傳統以及與西方現代派藝術觀念的千絲萬縷的關系。
這又是一部道理深奧而文字易懂的書,它可以供專家研究又可作為初學者的參考。我國出版的書法書,多以介紹掌握技巧為主。《三部》中也吸收了《翰林要訣》、《書法三昧》、《永字八法》等古籍中的精華,但重要的是作者用現代意識作了概括,統載于“知技法”一章中。“通萬物”一章著重強調書法與生活的關系,說明書法家在生活中吸取營養的重要性。唐代大書法家張旭早就有所體會,他說過:“始吾聞公主與擔夫爭路,而得筆法之意,后見公孫氏舞劍器而得其神。”可見生活對書法發展的啟示。可惜這種精神為后人所忽略,往往片面地滿足于臨碑摩帖。作者提醒從事現代書法的人要重視深入生活,他寫道:“書法要大踏步前進的唯一出路是面向大自然,面向全人類。”這個道理說起來似乎很簡單,也很明白,但真正做起來是何其艱巨呀!”只有大千世界才能給予書法以最新鮮的血液。沒有陽光雨露,何談生命,沒有生命力就不是藝術。”書中附有作者的一幅作品《醉八仙》。所書為杜詩《飲中八仙歌》全文,楷書為主,間以篆、草。其上“醉八仙”三個大字,字變了形,還加了淡墨,歪歪扭扭組成了一個奇妙的構圖。這樣的構圖組合使不識漢字的西方現代派美術家也會感到新穎。“醉八仙”的意象,是社甫詩的人物化與“字”化,這在古典書法中所絕不會有的,也絕不允許的。
《三步》一書正是從現代的審美意識、從心靈反應、從藝術構成等角度對中西文化,特別是對中西藝術作了對比,并在這兩種不同的源流中發現相互溝通的渠道和彼此滲透的軌跡。作者認真研究了西方現代派藝術,形成了他個人的愛好。他說:“我愛亨利·摩爾的雕刻,尤其沉迷于雕塑中的‘孔。看到摩爾的‘孔,我總把它與‘太極圖連在一起。‘黑洞、‘白孔有如生生不息的環練。摩爾的作品重‘意象,這與書法非常一致。”他進一步探討了書法在藝術結構上與西方現代派藝術相互呼應的現象,同時也說明了兩者相互滲透的作用。比如,他認為畢加索的創作方法中的“減法”,即把自己描繪的對象從繁雜的線條減化到最少的筆劃,其結果幾乎近于我國的形象文字,接近了書法。《三步》中刊出了畢加索畫牛的過程,這個插圖很有說服力,形象地說明刪減的效果。作者還把西方譽為“熱抽象”的畫家馬丘·加貝的作品與張旭的草書作了有趣的對比。同時又引證了西班牙抽象派畫家安東尼·塔皮埃斯的話,說明我國書法對他的影響:“我們,特別是圍繞各種抽象表現派而成長起來的藝術家們,多虧中國的書法家們才懂得了借用運筆方式而產生這種情感語言。”通過排印在一起的塔皮埃斯的畫和米芾的字,讀者可以對照這兩個相距千年的、兩種文化素質的人的藝術追求。
文圖合璧是《三步》一書的又一特色。文字闡述得清晰透徹,插圖選用得精美適當。文字是理論又是說明,圖是文字的補充又是文字的圖解,相輔相成,十分協調。
(《現代書法三步》〔中英文對照本〕,古干著,中國書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十月第一版,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