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試題
一、填空題(橫線處為填空內容):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_______周歲的公民。
2.制定本法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把他們培養成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3.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_______、_______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4.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運用_______,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應當在各自的_______內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6._______、婦女聯合會、工會、_______、學生聯合會、_______及其他有關的社會團體,協助各級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7.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_______或者_______;禁止_______、_______。
8.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_______按照規定接受義務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_______。
9.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教育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_______、流浪以及聚賭、_______、賣淫。
10.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_______。
11.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未成年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_______和_______。
12.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_______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_______。
13.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_______,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_______、_______、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14.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_______、_______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
15.學校和幼兒園安排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參加集會、_______、_______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_______。
16.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送工讀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讀學校應當對其進行_______、_______、勞動技術教育和_______。17.幼兒園應當做好_______、_______工作,促進幼兒在體質、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諧發展。
18.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條件,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_______的活動場所和設施。
19.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文化館、影劇院、體育場(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對中小學生_______開放。
20.國家鼓勵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文藝等單位和作家、科學家、藝術家及其他公民,_______或者_______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作品。出版專門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國家給予_______。
21.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未成年人出售、_______、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_______、兇殺、_______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
22.兒童食品、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不得有害于兒童的安全和健康。
23.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_______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24.對流浪乞討或者離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應當負責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暫時無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由民政部門設立的_______收容撫養。
25.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_______。
26.對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_______、_______;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_______或者_______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檢查,或者對_______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_______。
27.衛生部門和學校應當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_______,做好_______工作。
28.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_______和_______不受侵犯。
29.已滿_______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因不滿_______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_______;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_______。
30._______周歲以上不滿_______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_______周歲以上不滿_______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31.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決前,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_______。
32.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離婚雙方因撫養未成年子女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應當根據_______的原則和_______判決。
33.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_______或者其_______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4.企事業組織、個體工商戶非法招用未滿_______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部門_______,_______;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35.教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依法_______。
36.當事人對依照本法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先向_______或者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_______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_______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_______提起訴訟。
37.本法于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經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自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起施行。
38.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我國第一部保護青少年的地方性法律在_______誕生。到目前為止,全國共有_______個省、市、區相繼制定了青少年保護條例。
39.共青團中央于_______年_______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青少年保護座談會”。半年后形成了__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團中央又組織專門班子開始了青少年立法工作。
40. 共青團中央《關于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通知》要求各級團組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學習《保護法》要以_______、_______為重點;學習要_______;_______,學習形式要_______,堅持_______。
42.宣傳《保護法》,一方面要配合搞好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運用多種形式,使社會各界都來_______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二、判斷題(用“√”或“×”表示各題的對或錯):
1.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①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③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④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2.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
3.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可以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
4.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
5.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擾亂教學秩序,不得侵占、破,壞學校的場地、房屋和設備。
6.營業性舞廳可以對未成年人開放。
7.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學、幼兒園、托兒所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吸煙。
8.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9.對于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
10.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審前羈押的未成年人,可以與羈押的成年人混合看管。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國青年報》1991年9月5日)
《關于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通知》(《中國青年報》1991年10月4日)
《十年磨一劍》(《中國青年》199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