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 文
作為交往理性和現(xiàn)代文明體系合法性守望者的哲學,即使不再充當唯我獨尊的巨型話語的發(fā)布者,其“分析性”的理智的忠誠卻未必會過時。反后現(xiàn)代性的思索也許會迫使人們將古典時代以來對思想、價值理性之僭妄的過度的糾枉思索為一種新的僭妄。面對我們時代的精神危機,制度建構轉型與一種“火爆”的焦燥不堪的價值理性會導向行為的親和性。要不讓我們的思想家發(fā)狂造瘟,其現(xiàn)實途徑恐怕是將思想、輿論制約于一個均衡的集散體制之中。批判的武器不必以神秘的方式訴諸共同體的先鋒集體。然而在未來,任何轉型中的政治體制都面臨這個棘手的問題。暴力比平等、公開的自由討論更容易顯現(xiàn)其物質實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