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梅
本刊上期在《人命不是一粒米》一文中,報道了河北省新城縣高碑店一中學生楊劍鋒被定興縣城關派出所杜學木等人傷害致死一案。現在,本案已有了一個結果。
河北省徐水縣人民法院受保定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指定,于1994年9月7日收到定興縣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1995年1月6日徐水縣人民法院再次開庭判決如下:
被告人杜學木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8年,附加剝奪政治權利1年;
被告人王增福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附加剝奪政治權利1年;
被告人祝計國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附加剝奪政治權利1年;
被告人馬萬里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
被告人杜學木、王增福、祝計國、馬萬里共同賠償被害人喪葬費等費用12500元(已付2500元),判決生效后1個月內付清。
審判長宣判話音未落,杜學木就大喊“冤枉”,其妻子更是按捺不住站起來,口帶臟字聲稱要去全國人大講理。四被告中,除了馬萬里,其他三人均不服判決,表示要伸訴。
總算判了。楊劍鋒的父親楊柏然終于松了一口氣,可又陷入了一種深深的失望。“沒判的時候,天天盼著法院判。可這真判下來了,心里又覺得特難受。不僅刑事那塊判得太輕,民事這塊也太不合理。賠償法都實施了,一條人命就值1萬多塊錢?”2年多來,楊家父母懷著對法律的堅定的信念,為兒子的死四處申訴,忍受了常人無法想像的磨難,手中這一判決書的分量顯然不能平衡他們負載過重的心靈。
一位常跑案子的政法記者在安慰楊父時說了一番“有意思”的實在話:“案子判到這一步也不容易。要知道,你的對手是公安系統的人。試想過去專給別人帶手銬的公安干警現在自己也套上了這手銬,那滋味也夠受的。再說,還有一條不成文的執法習慣:刑事量刑重,民事賠償就少些;相反,民事賠償就多一點。”
一位中學德育教師看到此案的報道后,想解剖此案教育學生。他旁聽完一審判決后,認為總的來講判得偏輕,有些東西不太好向學生解釋。拿到一審判決書,楊家父母又在默默合計著上訴,如何為獨生兒子討到一個更為公正的說法,以安息他的冤魂。
資料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故意傷害致死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情節惡劣者,可以刑法第134條規定的最高刑以上處刑,直至判處死刑。
資料二:
1994年12月27日,山西長治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對原長治市公安局長何士寬、干警于列海等人徇私舞弊、刑訊逼供、非法搜查、非法拘禁致死該市第七中學教師申豐祺一案作出一審判決:何士寬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主犯于列海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主犯于陸海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同案犯閻德民、魏宏江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解晨環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