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波
現代許多國家,為防止公職人員利用職權謀取不正當利益,提高公職人員道德水準,增強對公職人員的監督,都要求一定職級以上的公職人員申報自己的以及相關人(主要是配偶、直系親屬)的財產(包括各種動產與不動產以及一定時期內財產收支變化情況)。財產收入申報作為一項制止公職人員使個人財產不正當或非法增殖的有效手段,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采納。據筆者所知,現在已有新加坡、日本、泰國、韓國、菲律賓、巴基斯坦、西班牙、英國、法國、意大利、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哥倫比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了有關公職人員財產收入申報方面的法律規定,涉及申報目的、申報人員、申報的財產、申報時間、申報程序、申報的受理機關、申報的管理與懲處、申報的公開與查閱等內容。下面簡單介紹幾個國家有關財產收入申報的規定。
韓國財產收入申報的規定
韓國早在1981年即頒布了一項關于公職人員財產申報的法律。但在以后的幾年中,由于軍人獨裁統治,政界軍界腐敗現象極為嚴重,該法律并未得到執行。1993年,金泳三當選總統后,整飭吏治,開展了一場大規模的反腐敗運動,其中一項重要措施便是重新修訂并頒布了一系列關于財產收入申報方面的法律規章,形成了一個以《公職人員道德法》為基本法,以《公職人員道德法施行令》為實施細則,以《憲法裁判所關于實施<公職人員道德法>的規則》《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關于施行<公職人員道德法>的規則》《大法官關于施行<公職人員道德法>的規則》等部門實施辦法,較為嚴密與完備的法律體系。
(1)申報人員。韓國財產申報人員有:總統、總理、議員等政務公職人員;四級以上的公務員;法官、檢察官;上校以上的軍官;大學正副校長;總警以上的警員;政府投資的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等等。
(2)申報財產。國家公職人員不僅要申報本人財產,還要申報其配偶、直系親屬的財產。財產包括:不動產的所有權、使用權、轉賣權;現金、存款、股票、債券、黃金、白銀、寶石、古董、藝術品、會員券等動產及無形財產。
(3)申報時間。分為三種情況:出任公職后一個月內申報其現有的資產;每年一月份申報上一年財產收入的變化情況;停止某公職后一個月內申報其現有的資產。
(4)申報的監督與懲處。為監督財產申報,韓國在政府、國會、大法院、憲法裁判所、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等部門中專門設立了道德委員會,負責本部門、本系統公職人員財產申報的監督檢查。各道德委員會如認為有虛報或瞞報行為的,除自己進行查詢外,還可要求法務部、國防部(針對軍人)進行特別調查,其調查可使用刑事訴訟法中關于搜查的權力。道德委員會對于那些作假申報的公職人員可作如下懲處:警告、過失罰款、報道批評、建議解職。
(5)申報的公開。韓國《公職人員道德法》第十條還規定,總統、總理、議員、各級地方政府首長、一定級別以上高級公職人員的財產收入申報資料,要在申報期限結束后的一個月內,在官報或公報上刊載,向社會公開。
泰國財產與負債申報的規定
泰國于1981年2月13日頒布了《關于國家公職人員財產與負債申報的王室法令》。依此法令,凡在政府或地方機構擔任常設職務的或者接受固定工資的人員,以及國家機構、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包括國民大會及其附屬委員會成員和政府機構、國有企業的雇員皆須按規定申報個人的財產與負債情況。
(1)申報時間。主要分為以下四種情況:一是部長會議發布要求申報的命令后的15天內,現在職的公職人員應完成財產與負債的申報;二是部長會議發布要求申報的命令后才出任公職的人員,應在任職后15天內申報其資產與負債情況;三是公職人員應在辭職或停職后的15天內申報資產與負債情況;四是當公職人員被控犯有瀆職罪時,應在被起訴之日起的15天內,申報其現有的資產與負債情況。
(2)申報內容。為規范公職人員申報活動,《王室法令》在頒布之后,還同時附錄了十幾張申報表格,要求申報人逐頁填寫。申報人不僅要填寫自己職業、職務等情況,還要寫清其父母、子女、配偶及其父母的職業、職務、工作地點等。申報人須申報自己的以及與他人共有的財產與負債情況。財產包括現金、存款、貴重金屬、資本收入、債權、房地產、車輛等;負債包括從銀行的透支與貸款,其他有書面證明的債務。
法國財產收入申報的規定
法國早在1962年即頒布了有關公職人員財產申報的法律,1988年又重新予以修改。這些申報法律分別對總統及其候選人、議員、政府成員的財產收入申報作出了規定。
(1)參加普選選舉的共和國總統候選人,應在正式競選開始前,向憲法委員會申報個人財產情況單,由憲法委員會將申報單在《政府公報》上予以公開。正式當選總統以后,總統應在其任期屆滿前最早兩個月最晚一個月內重新申報并公布其財產情況。總統如果由于不確定原因辭職,應在辭職后的一個月內申報并公開其個人財產情況。
(2)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的議員,必須在其上任后的15天內向各自所屬的議院辦公廳提交一份以其名譽作擔保的準確、真實的財產狀況申報單。申報的財產包括自己的全部財產和與他人共有的財產。另外,議員應在其任期屆滿前最早兩個月最晚一個月內申報個人財產情況。由于不確定原因而突然停止任職時,應從停職之日起15天內申報個人財產。
(3)政府一切成員應在被任命后的15天內,按法律規定,向申報管理委員會申報個人財產情況。并且應在其停職后的15天內重新申報個人財產。管理委員會由最高行政法院副院長任主席,最高法院首席院長和審計院院長任成員,對政府成員申報情況進行核實、監督和管理。
美國財產收入申報的規定
美國是對公職人員財產收入申報的法律規定最詳盡的國家之一。1978年頒布的《政府道德》中共有七部分,其中前三部分對立法機關人員、行政部門人員、司法機關人員的財產申報情況分別作了規定,包括申報人員的范圍、申報的內容、申報管理機關、申報程序、申報的監督與公開等等;第四部分是專門對政府道德署的規定,道德署是有關財產申報的專門管理機關。該法的另外三個部分是對政府官員離職后行為準則、特別檢察官、法律檢察署的規定。
(1)申報人范圍。依該法規定,立法機關的全部參眾議員以及薪金報酬在文官普通工資16級以上的雇員、行政部門中所有薪金報酬在文官普通工資16級以上的人員,司法機關中任職的法官及雇員,皆須按規定申報個人財產收入情況。
(2)申報時間。分為三種情況,一是任職申報,即申報人在出任某一職位后即應申報財產情況,即“家底式”的交待。例如,總統、副總統在正式任職后的30天內,須申報財產情況。二是定期申報,即立法、行政、司法所有申報人每年5月15日必須申報上一年度的個人財產收入情況。三是離職申報,即申報人在離開某一職位后的一定期限內須申報財產情況,例如行政部門的人員在離職后的13天內,須申報個人財產情況,可謂“交底式”的申報。
(3)申報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可估價財產,例如薪金、股利、資本收入,積累價值逾250美元的非至親送的各種交通性、住宿性、娛樂性的款待,非至親送的價值超過100美元的禮品,1000美元以上的債務,以不動產作抵押的貸款,等等。二是不可估價財產,即申報人的財產收入符合申報規定,而自己又無法作出價值上的估計時,也須申報,由有關部門進行估價。三是關于申報人的配偶、子女財產申報。(4)申報的查閱與公開。根據美國《政府道德法》規定,立法、行政、司法部門在申報結束后的第15天起,所有申報材料即對社會公開,供大眾查閱。另外,美國還對財產申報的受理機關、申報的提出、申報程序、申報材料的非法使用等內容作出了規定。
(作者單位:國家監察部政策法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