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 柯
顧隨《詩文叢論》(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由其哲嗣顧之京整理成書,收長短論文共十九篇,二十萬言,多數所據為葉嘉瑩四十年代聽課筆記,可謂一代勝緣。內載《駝庵文話》篇,引姚鼐《登泰山記》“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數句,然后寫道:“今課本點句,或作‘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非也。”首句乃七字,“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蓋汶水、祖徠在泰山南也云。——手頭適有《中國歷代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八○)和《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均選入姚氏此文,檢閱兩書點句,竟悉與顧先生以為非盡合宜的“今課本”相同。顧先生論曰:“不像散文的散文句,特別有勁。‘南望幾句似詞。文中無此句,澀,澀比滑好。”所論至堪玩索。上一代人學習古漢語,都有一項課程:點句。這種練習,很能促進文思。只是想到《陌上桑》起句“日出東南隅”,此處乃曰“南望晚日……”,一似小有齟齬,因擬點作“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然猶未敢信受自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