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搞活國有企業為標志的新一輪改革浪潮正在來臨,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攻堅戰。這場攻堅戰,不僅將觸動多年來未曾觸動的深層次問題;也將對我們青年一代的前途和命運發生重要影響。
“抓大放小”是當前國有企業改革的新思路。按照這一個新思路,“抓大”不會再像以往那樣,僅僅增加一些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而是著重制度創新,即通過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增強國有大型企業的活力。在這些企業工作的青年,或許已經開始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有的人可能已經“下崗”或“待崗”,有的人可能已經或將要進入勞務市場。
國有中小型企業的青年也將面臨新的考驗。對于那些效益不好的中小型企業,國家將通過“放”來增強其活力。所謂“放”,依照各地的經驗,一是指放開經營;二是指放活機制。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完全由企業自主決策,租賃、拍賣、公有私營等經營方式都可能出現,兼并購買、控股、參股等手段都可能運用。或許你所在的企業,會被別的企業(沒準還是私人企業或外資企業)兼并而“寄人籬下”;或許你所在企業的職工集資把企業買下來,嘗一嘗當“股東”的味道;或許你所在的企業由于資金不抵債,被宣布“破產”……你腳下的大地可能在顫動,你手中的飯碗可能會發生變動,你的感覺會不大一樣。面對命運的轉折,如何是好?
當然,受到震動的不僅僅是吃企業飯的青年朋友。如果你是大專院校的畢業生,你會發現那些改革后的企業已匪夷所想,必須面臨新體制的挑選。如果你是子弟兵,復員轉業后,出路也許更寬了,但傳統意義上的“鐵飯碗”“大鍋飯”也許會更少了。如果你是農民兄弟,特別是在城里打工的農民工,沒準你的飯碗會與被裁員下來的城里人爭搶……
我們決非蓄意制造緊張空氣,相信命運之神終將對你露出笑臉。但過程會有痛苦,會有不安。我們無非想告訴青年朋友,面對這股席卷而來的巨浪,我們大家應有所準備。為了國家的恢宏遠景,為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作好一切應有的準備,迎接新一輪改革浪潮的洗禮。
我們這本雜志,一直在給青年朋友通報這樣一個現實:在今天的社會里,我們頭頂上的保護傘已經基本上沒了。“掙飯碗”,將不再是詞組組合的意義,而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現實寫照。飯碗里所盛東西的份量與質量,與我們的本領和努力成正比。處在這個時代的青年,應有這樣一種概念:不管金飯碗、鐵飯碗,還是瓷飯碗、泥飯碗,飯碗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飯碗里的“內容”。端著金飯碗要飯吃,還不如捧著泥飯碗吃肉。失去飯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怯弱與平庸。如果我們有足夠的知識、足夠的技能,有一把子力氣和闖一番事業的勇氣,還愁干不出一點名堂來?
其實,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產力,促進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改革后生存下來的絕大多數企業,都將煥發出應有的活力,這對我們青年人來說,這個“飯碗”含金量更高,碗里的飯更香。
列寧說過,我們的黨是革新者的黨,青年人是愿意跟著革新者前進的。青年歡迎變革,是因為青年在變革中最容易發揮想像的優勢、創造的優勢、把握新機遇的優勢。因此,正在深化的改革對青年來說雖有沖擊,但更多的是機會,是用新的理想、新的觀念、新的體制鋪展開的舞臺。
帷幕正在拉開,且看你如何表演,你的“飯碗”端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