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誰能為制止腐敗開一劑良藥
提出這個問題并不是杞人憂天。
1952年初,建國僅僅兩年多,河北保定上空響起了震驚大地的槍聲,兩名曾在革命戰爭年代出生入死、功績卓著的共產黨高級干部隨之命歸黃泉,大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從此成為私欲膨脹者的前車之鑒。
都說“前車已覆,后車當戒”。但是44年前的槍聲似乎已成為遙遠的過去,劉青山、張子善已化作泥塵,可是他們的幽靈好像又回附到一個個更為貪婪的軀體之上,而且在更加瘋狂地重復著他們的“事業”?;认x般的腐敗分子們以無限的食欲侵吞著人民辛勤勞動的果實,他們的膽大妄為足以讓劉、張二人在陰曹地府瞠目驚嘆。
1952年4月18日,也就是在槍斃劉、張二人兩個多月之后,中央人民政府以主席毛澤東的名義,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也相繼頒發了一系列懲治貪污賄賂的法律法規,并使一批批腐敗分子得到了相應的懲治。但是,時至今日,有誰能樂觀地說腐敗現象已被遏制?
今年5月,全國檢察機關反貪工作會議提供的信息是:自去年1月至今年3月,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等各類經濟犯罪案件77657件,通過辦案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直接經濟損失達51億元!工作成績無疑巨大,可是也讓人憂心忡仲:那些未被查辦未被揭露的蛀蟲是不是依然在啃嚙著人民的財產和信念?
我們不敢作出否定的回答。
這種憂心在一天天加重,并非無端的疑惑,更具有權威性的信息讓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總局局長羅輯介紹,近年來檢察機關的反貪斗爭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
大要案呈上升趨勢;
頂風作案突出;
權錢交易公開半公開化;
窩案、串案增多;
破壞經濟體制改革的新型犯罪不斷出現。
我們反腐敗的決心不容置疑。可是腐敗分子們何以常常無廉恥無節制,竟視墮落之淵如同樂園?
因此才急切呼喚:誰能為制止腐敗開一劑良藥?
金融實名制:是不是良藥
能不能拉起一張更為有效的網,讓個人的私欲在這張網前難以膨脹?
1993年底,四川省瀘州市招生辦主任石仁富因受賄罪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判處死刑。此案一出,轟動全國。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司法機關在其住宅中竟搜查出定期存單63張,計50.3萬元:中國人民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以及各類企業、銀行債券、持有卡達280多張,金額24.8萬元;此外,還有現金8.5萬多元。區區一個招生辦主任,竟有80多萬元的個人財產!
更讓人深思的是:石仁富自1983年任招生辦副主任至案發有10年之久,10年中,石仁富瘋狂地聚斂金錢,為什么其膽大如此,而沒有被人們及早察覺?
一個個類似石仁富這種在家中的角落藏著各種各樣的存單、國庫券、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的犯罪分子被挖出之后,人們終于想到了一個力圖及早防范這種腐敗現象發生的措施,這就是:金融實名制。
所謂金融實名制,就是指個人或法
人與金融機構往來時必須用真實姓名的制度,即個人或法人向金融機構儲蓄存款時用真實姓名及身份證號或者用法人名及納稅注冊號。對于防止個人腐敗行為,其意義在于,當某個人的個人存款不正常地出現迅速增長時,金融機構可以及時地發現并監控,同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以達到盡可能及時發現腐敗行為的目的。
幾年來,有關部門和專家們對這一制度的實現投注了極大的熱情。1995年1月,中紀委五次全會通過了《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收入申報的規定》。之后,關于制定《財產收入申報法》的呼聲更為迫切,許多人相信這一被稱為“陽光法案”的法律會很快出臺,而進一步希望在更為前沿的地帶設置一道能有效遏制腐敗行為發生的防線,這就是金融實名制。
在《中共中央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有這樣一句話:“建立法人對支付個人收入的申報制、個人收入申報制和儲蓄存款實名制。”這一明確的信息讓我們看到了實施金融實名制的真實可能
從理論上說,金融實名制當然是防止腐敗發生的一劑良藥。
遠水能不能解近渴
有力地支持金融實名制是防止腐敗發生的一劑良藥的事例,就在離我們并不遠的韓國。
1993年,韓國總統金泳三發動了一場反腐敗運動。在這場震動韓國朝野的運動中,金泳三推出的兩項重要舉措,就是財產申報制和金融實名制。1993年8月,韓國發布了《關于金融實名及秘密保障的總統緊急財政經濟令》,正式推行金融實名制。這一制度的推行,如同是一劑針對韓國多年腐敗沉疴的猛藥,以至使這場反腐敗運動被人們視為是“一場不流血的革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但是,一個簡單的現實就可以讓我們思之再三。韓國的地域與人口無論如何難以與我國相比較,在韓國易于實現的事情,在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的我國就可能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金融實名制所需要的一個基本技術條件就是,必須讓所有的金融機構,以及包括保險、證券、房地產、期貨、郵電等部門,形成一個統一的計算機網絡,也就是說,任何個人無論在何時何地參與任何金融儲蓄、投資、獲得股息、紅利、匯款、轉讓不動產等活動,由于必須使用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所以都能納入有關部門的監控之下。僅這一項技術的實現,對于有十多億人口的中國來說,就是一項無比浩大的工程。
為儲戶保密,不問儲蓄資金的來源和去向,是銀行儲蓄部門的規則。為維護國家利益而施行金融實名制可以說并不會使這一規則發生原則性的變化,而欲讓許多還處于手工結算的階段,壓單壓票現象遠未消除的那些遍布城鎮的儲蓄所、信用社都進入計算機網絡,銀行部門的有關人士對此也只能報以苦笑。而各商業銀行存在著激烈競爭,因此保守商業秘密這一無懈可擊的理由也將是實現這一技術的難題。
對實行金融實名制報以極大熱情的除了紀檢、監察和檢查部門之外,還有稅務部門。1995年,我國征收個人所得稅為131億元,比上一年增加了50多億元。可是,據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副司長易運和估計,1995年個人所得稅征收的數額也只是應征數額的三成,也就是說,有70%左右大約300億元的個人所得稅未能收入國家的錢庫而留藏在了那些收入巨豐的個人腰包,而目前個人所得稅的來源,卻主要來自工薪階層。
面對國有資產的流失,稅務工作者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沒有有效的監控手段,有時明知某人獲取了巨額收入,但由于其資金投向渠道甚多,而無法進行查證。而希望靠個人覺悟增加個人所得稅的征收,不僅只是管理部門一個良好的愿望,對那些獲有不正當收入的人來說,更是對牛彈琴。
金融實名制看來還只是在探索和呼
吁的階段,遠水還一時不能解近渴。
法律法規易定,真正執行更難
盡管建立金融實名制的呼吁屢屢在報章上出現,但正如一位作者所言:“財產申報法何時能夠出臺,目前還看不到盡頭,因此,金融實名制似乎又距我們很遙遠。這種遙遠,不僅是指關于金融實名制的制定和出臺,因為制定一部法律性規定還是容易的,遙遠還在于使它真正管用和有效?!苯鹑趯嵜朴行嵭械那疤嶂皇菍崿F個人收支票據化,沒有這一前提,大量現金交易,特別是大數額現金交易的存在,將使金融實名制形同虛設。
中國人民銀行的一位人士也談到了這一點。她說,對于普通百姓,金融實名制對他們的經濟生活不會有任何影響,而對于那些獲取非法收入的人來說,自己財產的隱秘和安全是第一位的,而放在銀行生利息則是次要的需求。就目前而言,即使真的實行了存款的實名制,那么他可以將資金分散以他人名義存入銀行,或者索性將大量現金藏匿。
如同己制定的《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收入申報的規定》一樣,金融實名制在沒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支持下,即使制定出臺,也可能只是一項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法規。
迄今為止,還沒有哪一個腐敗分子是在申報收入過程中東窗事發;而因存款數額巨大被有關部門追查出來的更是未有所聞。
所有人在從事有關金融活動時,他的每一項金錢往來,都只能是以票據的形式進行,即使他是在遠離城市的偏僻鄉村一個小信用社存入一筆很小的收入,都將隨著其身份證號碼的顯示而記錄在網絡之中。這樣,一旦某人的收入出現了不正常的增長,有關部門即可迅速察覺。在這一嚴密制度的保障下,那些諸如石仁富、王建業、許建洪、葉之楓、高森祥、潘克明、洪永林、王寶森等“著名”的腐敗分子們將會在他們還沒有給我們的事業造成巨大損失之時,即可被迅速查處。更為有意義的是,這一實名制的建立,是為所有黨政干部劃下一道不可逾越的黃線,個人的私欲在這道黃線面前只能知險而退,我們的黨風政風因此而純潔。
這是我們的理想??墒钱斘覀優閷崿F這一理想而呼吁和進行不懈的實際努力時,卻不能消除我們的憂憤,因為那些腐敗的蛀蟲正在因實現這一理想的過程尚且遙遠而瘋狂攫取著人民的財產!
今日反腐敗唯一的良藥:峻法嚴刑
金融實名制的建立尚需時日,但這并不是說我們在今天就沒有遏制腐敗的能力。
所有腐敗分子的“成長”過程,無一不是從貪戀小利開始。法網疏則貪利者眾。那些腐敗分子心存僥幸一次次由小到大將國家的財產攫為已有,直至昏昏然竟忘了還有黨紀國法。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么不盡早盡快盡力地抽出法制的利劍!
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是:殺人者償命。
另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一個黨政干部的腐敗行為對我們的事業,特別是對群眾信念的打擊,其程度并不亞于一個刑事犯的惡行對社會的傷害,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更為嚴重。
太多的“警告”““撤職”一類的“懲治”只能讓腐敗分子們竊竊發笑。那么,在這種權錢交易已到公開或半公開化的時候,我們為什么不能像對待那些搶劫盜竊、行兇施暴的刑事犯罪分子一樣,對腐敗分子進行不懈和真實的嚴打呢!
對那些利用人民賦予的權力行損害人民和黨的利益之事的腐敗分子,理應罪加一等,給予實實在在的加倍懲處。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貪生者也必然懼死。唯有如此,必能令腐敗分子日夜膽寒,寢食難安!
當我們為金融實名制的建立苦苦思慮時,決不應忘記:對那些腐敗分子,應該拿出峻法嚴刑。
在今天,為了遏制腐敗,除此還有其他良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