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波 姚銀松
10年前,孫富山創辦了一份油印小報《于港團訊》。那年,他22歲,剛當上于港鄉團委書記。在工作間隙和休息日,他是“記者”;在晚上,他有時是“總編”,有時是刻字員,有時是油印工;四處張羅辦報經費時,他又是“社長”。他一個人就是一個報社。10年來,他的小報曾數次更名:《于港青年生活導報》《農業科技向導》《于港青年奮飛頭雁》《希望之火》《田野上的青春》。每次更名,記錄的都是他獻身于當時團的主要工作的勞績。如今,雖然職務沒變,辦報方式沒變,他仍感到欣慰——他自覺對得起腳下的田野,對得起自己已經改變的年齡!
小檔案:32歲,現任江蘇如東縣于港鄉團委書記,所領導的團委連續10年被團縣委評為“先進團委”,本人曾被團省委、省科委評為“科教興農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