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虹
47年,劃一道燦爛航跡
戰機穿云破霧,呼嘯飛行。機翼下,波濤洶涌的萬里海疆上,一支艦艇編隊浩蕩而來。
1998年初春,臺灣海峽,參加海上實兵實彈演習的中國海軍艦艇和飛行部隊在閱兵式上舉行了隆重的海上分列式。中國海軍在演習中以磅礴的氣勢向世人展示了其維護祖國統一、保衛祖國藍色國土的決心和無堅不摧、英勇善戰的風貌。
中國海軍伴隨著新中國的成長壯大,在浩瀚的海洋上,留下了一條燦爛的航跡。47年來,這支海上武裝力量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發展成為擁有水面艦艇、潛艇、海軍航空兵、岸防導彈、陸戰隊多兵種的部隊,構成了一座伸向大海鋼鐵長城。
50年代初,毛澤東就號召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人民海軍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繳獲接收、購買、轉讓、制造、仿制躍進到自行研制的過程,由初期從通用飛機、魚雷潛艇、魚雷快艇為主的階段,走向以核潛艇與常規潛艇、大中型導彈艦艇和海上專用飛機為主的階段。今日的人民海軍已擁有10倍于50年代的各類作戰艦艇數量,它包括海軍航空兵,各種軍艦和勤務船只,潛艇部隊,沿海炮兵,地對艦導彈部隊和海軍陸戰隊。過去以大炮魚雷為主的作戰武器已經被火箭導彈所代替。水面艦艇有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導彈艇、獵潛艇、掃雷艇、登陸艦等。
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是我國自己設計制造的多功能中型水面艦艇,近幾年,人民海軍對導彈驅逐艦和導彈護衛艦不斷進行改進,增裝了新的武器裝備,作戰性能更趨完善,已成為人民海軍主要水面艦艇之一。
潛艇具有較大的續航能力,較好的隱蔽性和很大的突擊威力。目前,人民海軍除裝備有新型常規動力潛艇外,還建造了核動力潛艇。1970年12月26日,第一艘攻擊核潛艇下水,1974年8月1日正式編入海軍戰斗序列。從此,人民海軍進入了擁有核潛艇的新階段。60年代以前,人民海軍潛艇活動范圍是在近海。70年代以后,海軍擁有了先進的通訊和導航設備,潛艇活動范圍逐步擴大和延伸到太平洋西部海域和西沙、南沙群島海域。潛艇數量和總噸位比初建時期增加了幾十倍。
陸地猛虎,海上蛟龍
在中國海軍部隊中,有一支帶有神秘色彩的部隊——海軍陸戰隊。
海軍陸戰隊成立于1953年4月,當時是一個海軍陸戰團。80年代初,中國海軍重新組建陸戰隊,總部設在南方一個叫海關樓的地方。
論編成,它幾乎囊括陸海空三軍:步兵、炮兵、偵察兵、裝甲兵、坦克兵、導彈兵、空降兵、潛水兵,應有盡有。
論作戰領域,從山林到海島,從空中到水下,從熱帶到寒區,無所不及。
論士兵素質,更是人人身懷絕技,智勇超群。作為海軍陸戰隊中的第一支女子陸戰分隊,平均年齡只有18歲,格外引人注目。
一場諸兵種協同的登陸作戰演習正在展開。大規模的空中轟炸。艦艇編隊對岸炮擊。冒著濃濃的硝煙,大型登陸艦載著陸戰隊駛向近岸。艦首的巨型大門打開,一輛輛水陸兩棲坦克頂著涌浪徐徐開進。
水陸兩棲裝甲車緊隨其后,搶灘登陸。陸戰隊員如神兵天降,勢不可擋。
演習結束,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在檢閱陸戰隊時,不住地點頭稱贊。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為陸戰隊題詞:“精兵勁旅,百煉成鋼,能攻善守,所向無敵。”
大海上的15個第一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海軍現代化建設更為迅速,在導彈化、電子化、核能化、自動化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在改革開放18年間,海軍現代化建設創造了歷史上的15個第一。
第一支艦載機部隊成為新型海上突擊力量。據海軍司令部介紹,進入90年代,我國軍隊第一支艦載機部隊已正式編入人民海軍航空兵序列。
第一代國產水上飛機。1986年7月,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代新型水上飛機正式裝備海軍航空兵部隊。
第一代國產核潛艇第一次水下發射運載火箭和水下遠航成功。1988年9月27日,新華社向全世界報道: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艘導彈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成功,我國已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水下發射戰略導彈能力的國家。
第一艘遠洋航海訓練艦。“鄭和”艦下水服役8年,16次南下太平洋和印度洋,50多次遠航40多個國家的海區和港口,航行12萬余海里,創造了我國海軍艦船遠航之最。
第一大軍港。可以停泊當今世界上最大軍艦的海軍人造軍港,不僅是海軍駐屯和保障能力最大的軍港,也是遠東地區最大的現代化人造港之一。
我軍第一個“現代化思想庫”。海軍裝備論證研究中心已發展成為艦船、飛機、電子、武器、戰役戰術、情報資料等100多個門類和專業的論證機構。
軍中第一臺。海軍超長波發信臺是我國自行設計和制造的第一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通訊樞紐,使海軍通信聯絡信號可達四大洋七大洲,遠在各大洋上航行的中國海軍艦船,可隨時與北京海軍領導機關傳遞信息。
第一條遠航太平洋的航跡。1980年4月,18艘艦船組成的海上特混編隊,第一次浩浩蕩蕩駛向太平洋,拉開了人民海軍遠航訓練的序幕。
第一次黃海演習。1987年8月,在黃海海面舉行了大規模海上激光電子模擬實兵對抗演習,是海軍訓練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第一次跨出國門。1985年11月中旬,海軍一支艦船編隊前往巴基斯坦等國港口進行友好訪問,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海軍艦只第一次訪問外國港。
第一次登上南極。1984年11月,參加建立我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
第一個南沙觀測站。1988年8月,海軍在南沙群島永署礁建立的第一個海洋觀測站,是人民海軍為人類和平利用海洋資源做出的巨大貢獻。
第一次創造亞洲飽和潛水紀錄。
國產第一艦。90年代,國產新一代導彈驅逐艦和護衛艦誕生。
第一次大規模諸兵種合成海上演習。1995年10月中旬,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等軍委領導同志第一次乘坐海軍艦船出海觀看海上演習。演習結束后,江澤民主席滿意地說:“看了海上演習非常高興,我們海軍的海上整體作戰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祖國富饒遼闊的海洋能否安寧,看我人民海軍!
本欄責任編輯: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