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位報商說,在頭版刊登影星鞏俐結婚消息的報紙賣得并不好。如果放在前兩年,這種報紙肯定一會兒就被搶購一空。
一位初三的男生對記者說:“我很煩看電視,因為從廣告到電視劇都是那些亂七八糟的星,沒什么看的。”
一位高三女生說,她們同學很少談論影星之類的事,因為那樣會被同學們認為“檔次不高”或“品位太低”。
不斷有讀者寫信給本刊,提出同樣的問題:“媒介總是把那些明星炒得火爆,我們很反感。”
當然,并不是說世紀末人們不需要明星。但今天的中國青年對明星的看法和態度的確已有改變,他們中的許多人拒絕“明星樂趣”。這一點,我們只要比較一下90年代對明星的批判態度和80年代對明星的盲目崇拜就夠了。
這是由于過多關于明星的傳聞、報道、靠名人效應促銷的產品所引起的一種較普遍的反感情緒。從來沒有哪個時代像我們這樣被影視屏幕形象和名人所左右。六七十年代,“明星“給青年樹立了人生的榜樣;80年代,明星給我們單調乏味的生活帶來了魅力;到了90年代后半期,不僅明星的“超人”光彩令普通人目眩,而且明星文化的瑣屑無聊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單調、乏味。
本刊記者瀟梅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