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平
人生都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事故,它像一顆苦澀的果實與生俱來,不隨人意
這是一個規模不大的城市。城市周遭有一個混成旅的駐軍,旅部設在市區,緊挨著市民政局。
軍營里有位才子,名叫張強,入伍剛兩年,卻干著文書干事的活,因為他極富新聞敏感,出手快,文筆流暢,部隊的重要新聞,他總能搶在第一時間供稿,刊發位置都很顯要。
部隊有這類才子,地方上也會耳聞,尤其是民政局。聞局長不到50歲,極愛才,局里一需要突擊材料,她準給部隊首長撥電話,要求借張強數日。首長當然高興,這至少證明自己營中藏龍臥虎,每次都欣然放行。
有一次,聞局長看著張強新趕出來的材料,心里樂呵呵的,就說:“小張啊,復員后想不想留在局里呀?要是想我一定幫忙。”
張強的家在山里,下了汽車還得走好多個小時,家里人世代住在草屋里。臨參軍時,父親說:“娃呀,這一去得好好干,別惹領導不高興。好好為自己掙個前程。咱家窮,連為娃尋個女子都尋不下,就靠我娃自己了……”張強聽了聞局長的話后,又想起了父親的話,忙說:謝謝您,我一定好好干!
以后,張強不管是否借用經常往民政局跑,幫聞局長起草各種文件、報告。他寫得精心,抄得認真,一字不茍。聞局長常拿著他的大作訓手下的人:“瞧瞧人家,寫得多清楚,學著點!”私下里,聞局長也常體貼地對張強說:“放心,我說話是算數的。”有一次還專門請來了安置辦主任與張強見面。主任當即拍了胸脯。
有一次,市里召開經驗交流會,張強為民政局寫的材料頗受各級領導稱贊,得意之下,聞局長把張強介紹給了坐在身邊的交通局長。從此,張強又常被借用到交通局。
因是聞局長的指派,張強格外賣力。材料寫出來果然不俗。交通局長大喜,專門請了張強一桌。席間交通局長說:“怎么樣,小張,復員后到我們這兒來吧!”張強紅著臉,說民政局長已經答應要他了。“民政局?”交通局長打著哈哈:“他那點家底我還不知?怎么能跟我們比。這么說吧,你要肯來,我一個月內分你一套兩居室住房,兩個月內解決你的干部指標……”交通局長又說了多少好處,張強一概沒聽進去,單就這兩居室的住房足已使他動心了,想想,住了一輩子茅草屋的父親搬進新樓房時,心里該有多透恣呀!
這么想著,樂著,迷糊著,才子回到營房。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眼前盡是寬敞、明亮的樓房和自己穿著整齊、氣宇不凡的干部模樣。
終于抵不住交通局美好前景的誘惑,張強向聞局長吞吞吐吐地敘述了交通局長的許諾。平素和善的聞局長一臉僵硬。張強見狀,后怕起來急忙保證:“如果您不同意我就不去了,即使去,對您的事我也會不遺余力。”聞局長一邊聽,一邊恢復了常態連連說:“好,好1”可心里卻不斷地重復:傻小子美什么?你還沒去交通局呢!
張強沒去想聞局長的弦外之音,他覺得自己誠心誠意,不論在哪兒都憑的是自己的才干和勤奮;他只管埋頭干,在民政局和交通局之間奔波,不僅整材料、出文字,連打開水、拖地板也搶著干。他終于又看到了聞局長臉上和善的笑。保險起見,張強掏出幾個月的津貼和稿費,提一大兜禮品去聞局長家拜望。局長臉上漾著笑:“小張你放心,我不會為難你!”
張強長出了一口氣。
直到最后一刻,張強才明白,留城、當干部、兩居室住房壓根兒就是虛的。
民政局安置辦主任找他談話:“本市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全都人員過剩,市里正想盡一切辦法分流人員,所以安置辦一個接收名額也沒有。況且聞局長最恨背信棄義的人,她說這種人最容易當叛徒、內奸。”
交通局長現出很痛惜的樣子,搓著手對張強說:“小張呀,民政局卡著,我們實在無能為力!”
從長途汽車下來,呈現在張強面前的是連綿的山峰。昔日的才子望著那山發愣。他知道,再過幾個小時,他就要推開自家破舊的門,就要聽到他父親渾濁、蒼老的聲音:“我娃咋回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