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國
歌手老狼說,他特別欣賞他的一位同學,因為留長發畢業后到分配單位報到總不被接受,為了自己心愛的頭發,該同學寧愿放棄上班而上街擺攤賣煙,自己不喜歡的事誰也甭想讓他干。老狼大學學的是自己不喜歡的無線電專業,畢業后到一家電腦公司做動畫也不如他的意,雖然父母老大不愿意,他還是堅決地辭了職。
曾看過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說頭發連人體又易梳理,是個性最好的表征物。為了一頭長發而不去上班,聽起來好不可思議,但若沉心一想,便可知:一頭長發不過是暴露在外的一根綠枝,在其背后隱藏的是一棵枝葉蔥蘢的生命大樹!
在今天的經濟社會中,要想保留自己的個性談何容易?社會需求就像一把鋒利斧頭,一下下把生命樹上的旁枝盡數砍掉。部分的修剪或許有利于樹的成長,但若只留下頂著一小簇樹冠的樹干,雖利于樹單純地長高,但對于一個人和一生來說,高高的禿樹干畢竟不是完美的風景。當我們舍棄所有的樹葉,把自己雕成一個小而實用的木楔,牢牢地嵌到經濟的車輦上,我們獲得的是一種成功還是一種悲哀?
老狼們以不工作來躲避社會功利需要這把利斧的砍伐,將生命之樹置于廣
漠虛無的曠野中以保全蔥蘢的個性枝葉,這種消極而又極端的做法使得社會稱他們為“邊緣人”。
但如果從一個較為客觀的角度來講,追求個性與社會職業之間并不絕對的對立,而是相互交合的關系,只是這種交合的程度有深有淺?,F在唱歌的老狼在上班工作的同時,又能舒展自己的個性了。但能畢生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在經歷了長年累月的工作磨礪后,終于有了一張不多不少的存折,一套不大不小的房子,或許一個帶“長”的小官。這時人們提及某人時總說,他呀是干什么什么的,可這個人是誰也沒人記得,包括他自己;或者他自己還記得些,但覺得言之無謂,也就不說了。
當人們用很功利的眼光看待個體時,個性的色彩就已湮滅不見,而只剩下社會技能的外殼了。
迷失個性是一種悲哀,不能適應社會也是一種悲哀?;蛟S人的個性與大同世界永遠存在著矛盾,怎樣能讓一棵棵生命樹既能舒展各具形態的枝葉,又能與社會這片大森林保持良好的協調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