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鐺
我國歷代朝廷對科舉考試的試題是嚴格保密的,對徇私舞弊的查處也是十分嚴厲的,輕則撤職查辦,重則處以極刑。
清朝雍正年間,進士出身的俞鴻圖,博學多才,辦事認真,政績顯著,但由于平時喜歡在同僚面前顯露自己才氣,恃才欺人,得罪了一些官員,又缺乏巴結拍馬之術,因此直至48歲,才進入四品官階行列。他有一個賢慧的妻子,夫妻和睦相處,不料在他49歲時,妻子不幸病故,使其陷入孤單凄涼的境地。
夫人逝去半年,俞鴻圖的心情才稍稍平復,他對鏡照見自己憔悴的臉,不免感嘆人生苦短。
一位幕僚乘機慫恿俞鴻圖續弦,并說自己有一位遠親的女兒,生得容顏標致,年紀又輕,愿意來這里侍奉。
俞鴻圖沉默不語,但待他看了這位20歲姑娘如花似玉的臉蛋和豐滿多姿的身材后便同意了,當即化了一千多兩白銀,籌辦了親事。
婚后,俞鴻圖和年輕的新夫人林氏形影不離。不料,林氏是一個水性楊花之人,而俞鴻圖到底年已半百,體力不支,滿足不了林氏的欲望,這給雙方都帶來了遺憾。
一天,俞鴻圖途經“逢春堂”藥店,求教于醫術高明的王郎中,王郎中對俞的情況了如指掌,他開了一張藥方,并囑咐:
“這味藥煎制時應注意火候,我今特叫小徒胡大雷隨大人去府上煎制。”
胡大雷是位不到三十的年輕人,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原先在臨縣的一個鎮上給人幫閑為生,在一個風雨之夜,竟對一個年過六十的獨居老嫗施行非禮,后事情暴露,在當地難以住下去,遂投奔到遠房舅父王郎中門下,做一些撮藥、煎藥的雜事,聊以糊口。
胡大雷來到俞府,即隨同仆人進入廚房。剛好林氏在這里拿參湯,見到這位容貌可人的后生,不禁在他身上瞄了幾眼。當林氏伸出一雙白嫩的手去拿參湯罐時,胡大雷忙上前相幫,他的手指和林氏的手指相碰在一起,兩人同時將參湯罐放在桌上。
胡大雷打開藥包,賣弄地向林氏解釋藥的功效。林氏靠近胡大雷,饒有興味地聽著。胡大雷借藥發揮,向林氏發著挑逗性的語言,兩人越靠越近,俞鴻圖還未吃下“壯陽藥”,而胡大雷和林氏卻在廚房旁的柴間里完成了壯陽的“好事”。
一天,俞鴻圖早朝回來,心事重重。原來,雍正皇帝命他出任湖北學府主考官,并要他次日起程。由于朝廷有明文規定,主考官任職期間不準攜帶家眷,出入人員要嚴格審查。因此他擔心和林氏分手自己感到孤單,又怕妻子年紀輕輕在家出事,一時使俞鴻圖坐臥不安。
林氏一聽到這個消息,不禁一陣竊喜,但表面上卻裝出依依不舍的樣子。俞鴻圖千叮嚀,萬囑咐,林氏都一一依允。
次日,待俞鴻圖的車馬一走,林氏和胡大雷便打得火熱。
俞鴻圖到達武昌后,對考務工作作出了一些改革,特別對試題的選擇注重于實用,并將考場之事安排得井井有條。但由于他第一次到地方任官,不諳官場中的規矩,沒有去溝通關系,更談不上請客送禮了,致使一些當地官員對他持有異議,特別是湖北巡撫王士俊,更是對他懷有成見。俞鴻圖對這些都蒙在鼓里,公務之余,他想得最多的便是林氏。
“老爺,夫人來了,現在衙門外面”正當俞鴻圖在計算著考期,能早日回去和林氏團聚之際,老仆人來到他的身邊輕輕耳語。
“快快叫她進來”俞鴻圖心花怒放。
“不可,老爺,這是學府主考官衙門,一律不準閑人進來的”。老仆人慌忙提醒他。
俞鴻圖當即暗暗吩咐老仆人到遠離衙門的悅來客棧租一間客房,準備夜里去敘會林氏。
待夜闌人靜,俞鴻圖換了青衣小帽,孤身一人從后門出走,偷偷來到悅來客棧。林氏一見,一邊撒嬌,一邊關上房門,縱體撲入俞鴻圖的懷中,說不盡的恩愛。
次日天還未亮,俞鴻圖便匆匆返回衙門,如此一連三日。
老仆人看在眼里,知道此事違反朝廷規定,一旦敗露,非同小可,便提醒俞鴻圖,趕快讓夫人回京。
俞鴻圖也深知其中利害,便婉言規勸林氏回京,待考期結束,再接她來武昌。
不料林氏淚流滿面,執意要在此待下去,并施展出女人的一切手段,使俞鴻圖始終下不了決心。
眼看考期將近。一天晚上。林氏置辦了幾碟小菜,陪俞鴻圖喝酒,幾杯下肚,俞鴻圖感到飄飄欲仙,繼而產生一種昏昏然的感覺。
“未知老爺何時可結束這種偷偷摸摸的日子?”
“再過半個月便開考了,你再等待幾天吧。”
“上面的試題下來了嗎?”林氏漫不經心地問。
“這次考試試題全部由我起草、定題的”俞鴻圖一提起試題,兩眼便閃出光澤。
“老爺還能出試題?”
“怎么不會,我仔細翻看了以前的試題,感到題目太陳舊,為此今年的試題我推倒重來,為朝廷選拔有用人才起了一定的作用。”
“這些題目考生能做得出嗎?”
“只要有真才實學,解答是不成問題的”俞鴻圖乘著酒興滔滔不絕地講出了試題的內容和解答方法。最后,他還告訴林氏,試卷已密封派特使送圣上御覽。定會得到皇上的賞識。
富于心計的林氏將試題和解題方法一一銘記在心中。
原來。林氏此次來武昌,并不是來看望丈夫的,而是懷著一種不可告人的陰謀。
湖北有兩位考生,均是百萬富翁之子,他們了解到主考官俞鴻圖的底細,并徑直來到京城,通過種種途徑見到了林氏,希望能得到試題,答應事成之后,報以重金。林氏和胡大雷商量后,叫兩位考生和林氏分別先去武昌,隨后,胡大雷辭去了逢春堂之職,也來到武昌。林氏陰謀得逞后,即告別俞鴻圖,用試題和解題方法去換取金錢,富于心計的兩位考生為防試題有變,只付了一部份定金,待考試完畢無誤,再支付全部金錢,林氏無奈,便和胡大雷一起在武昌近郊租了一間民房,待拿到全部金錢后遠走高飛,永遠過他們的快活日子。
考期已過,林氏和胡大雷提心吊膽地等待著兩位考生的到來。一天清晨,他們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以為是考生送錢而來,不料,等待他們的竟是四位兇神惡煞的衙役捕快和兩付锃亮的手銬。
黃雀之后,還有手握彈弓之人。原來,老謀深算的湖北巡撫王士俊早就派出精明的密探監視著俞鴻圖的行蹤,林氏的一舉一動全部掌握在手。考試一結束,王士俊就派人扣押了兩位作弊的考生,并從考生口中獲得林氏和胡大雷私宿的地址。經過審訊,面對人證物證,四人全部畫押招供。王士俊隨即寫成奏折,以“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雍正皇帝見此奏折,龍心大怒,立即派出欽差大臣鄒升恒,令他查證事實,倘若無誤,將俞鴻圖就地腰斬,以正國法。
鄒升恒是位辦事認真的官員,他到武昌的當天夜里便去拜會王士俊,了解了基本情況,次日上午,又提審了林氏等四名人犯,情況完全屬實,第三天上午,即在巡撫大堂進行三堂會審。
可憐俞鴻圖還一直蒙在鼓里,以為欽差大人傳呼他是皇上看了他的試題特派欽差來嘉獎他的呢。他急急趕到巡撫衙門走人大堂,只見正中坐著鄒升恒,兩旁是王士俊等湖北行政首腦,鄒升恒面容嚴肅,一臉正氣,當場宣布了俞鴻圖的罪狀,最后按照雍正皇帝的旨意,對俞鴻圖執行了殘酷的腰斬。
據記載,事后雍正皇帝看了俞鴻圖出的試題,感嘆他是個人才,卻死在鍘刀之下,于是降下圣旨:“由今始,廢除腰斬之刑。”
就這樣,俞鴻圖成了我國最后一個死于腰斬的人。
(責任編輯楊劍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