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戈
清代,政治腐敗,賄風盛行。下級向上級官員、外官(地方官吏)向京官(京城中央官員)行賄習以為常,甚而上級向下級、京官向外官公開索賄也司空見慣。
按清制,京官之權往往重于外官,而軍機大臣身處天子腳下,近水樓臺,權勢尤為顯赫。自然成為地方官員行賄巴結的首選對象。
光緒年間,有一位昏老而貪婪的軍機大臣,收受賄賂巧立名目,“手段高明”,多多益善,家有黃金白銀千百萬兩,珍奇物品不計其數(shù)。
忽有一日,他照常入室檢點,竟發(fā)現(xiàn)少去數(shù)包銀子,約有一千兩,心中頗感詫異:這密室只有一個自己最信任的誠實老仆人能夠進來,其他人即使是自己的家人,未經(jīng)呼喚許可皆不得入內。多年以來并沒出現(xiàn)丟失現(xiàn)象,如今一下子少了這么多銀子,確實百思不解。
幾個月后的一天,軍機大臣午睡初醒,其他仆人都在室外,唯有他最信任的那個最忠實的老仆人在身邊侍侯,他喚老仆給他沏茶。老仆沏好茶,恭恭敬敬把茶遞上,不料急走之中,忽有一物墜落在地,軍機大臣循聲望去,老眼一亮,原來是把鑰匙,急忙彎腰拾起,經(jīng)趨密室,拿到那只失銀箱上鎖頭一試,箱鎖豁然而開。誰能料到,素來忠心耿耿的老仆,竟是個小偷,軍機大臣不禁百感交集,勃然大怒。隨手拿起案頭一枚翡翠鼻煙壺狠狠摔砸地上,頓時,鼻煙壺應聲而碎,老仆見主人發(fā)怒,竟出乎意外的并不驚慌。而是心平氣和,慢條斯理地說:“這枚漂亮的鼻煙壺我記得清楚,乃是去年兩江總督某大人孝敬給您的,據(jù)估計價值二千兩白銀,大人將它摔碎了,老奴深為您感到惋惜呀!”
軍機大臣一聽這句不冷不熱不軟不硬的話,更加怒不可遏,渾身發(fā)抖,準備叫其他仆人把這“小偷”綁送有司懲辦。老仆有恃無恐,搖搖手對軍機大臣說:“大人不要發(fā)火,這把鑰匙確是老奴所配,不過,大人的金銀財寶從何得來,老奴是一清二楚的。老奴伺候您多年,精心周到,有目共睹,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偶而拿些用用,也沒什么稀罕。大人如真的要把老奴交給官府審處。那老奴只好一一招供,不能為大人隱瞞任何事情了。請大人三思而行,不要魯莽從事,免得懊悔不及!”
軍機大臣當然心里明白,自己接受外官行賄之事,一旦傳揚開來,于己不利,事到如今,還是忍為上策,便按捺住滿腔怒火,無可奈何地厲聲喝退老仆。老仆卻若無其事,皮笑肉不笑地拱手道謝,然后收拾行裝,揚長而去。
(責任編輯/韓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