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斌
松下幸之助是日本的“經營之神”,他所創立的松下電器產品早已風靡全球。這位傳奇人物的一生充滿坎坷,他的經營方法給人們不少啟迪。
學徒創業瀕破產絕處逢生
1894年11月27日。松下幸之助出生于日本和歌山縣。松下四歲那年,父親做投機生意破產。一家人背井離鄉來到城里。父親在城里開了一爿木屐店,苦苦支撐了兩年還是被逼關門。不久,大哥二哥和大姐相繼病故。松下的童年是在急劇的家庭變故中度過的。
由于家境不好,松下幸之助未能接受良好的學校教育。九歲那年,讀小學四年級的他便輟學,離開疼他愛他的母親,到大阪去獨立謀生。母親把他送到紀之川火車站,火車開遠了。母親仍站在空落的月臺,后來大聲哭了起來。松下幸之助先進火盆店做學徒,自己乳臭未干,經常還尿床的他,卻要帶老板的小孩。一天松下玩陀螺興致大發,竟把小孩當陀螺摔到地上,小孩哇哇大哭,他嚇得面如土色……
后來他進入銷售腳踏車的五代商行做學徒。11歲那年父親暴病猝亡,他再次經歷痛苦劇變。幾經周折之后。1910年10月,15歲的松下躋身到神往已久的電氣行業做內線員,成為大阪電燈股份公司的一員。他由見習員到技工,再后來做到了工程總管,可謂一帆風順。
21歲那年在姐姐姐夫的操辦下,松下與并植梅乃小姐結了婚。兩年后(1917年)他辭去電燈公司工作,開始改良制做電燈插座,然而他出師不利,家庭作坊辛辛苦苦推出的插座在市場遭到慘敗。
1918年松下電器制作所創立,松下發明的雙燈插座銷路看好,但由于經銷商吉田突然解約,松下再度陷入困境。
松下決定走自我建立銷售網的道路。他說干就干,馬上走訪了大阪數家電器經銷店。通過調查他發現,經銷商要求減價的部分,與吉田商店批發的毛利大約相當。如果取消總經銷這個中間環節,零售利潤就會增大。松下向經銷商們說明與吉田解約的原因,提出改由制造商直接批發。結果大受歡迎,訂單如雪片飛來。
招賢納士經營有術創佳境
1923年東京發生地震,人心惶惶。這年歲尾,有個陌生的小伙子來到松下電器借車床,自我介紹說是H廠的工人。松下幸之助看了他操作車床,覺得他技術相當嫻熟,對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后來這個工人對H廠老板隔三岔五提“要這樣做、那樣做”,老板就把他當“頑石”摔給了松下,松下對這位名叫中尾的人非常看重,委以重要的技術工作。由于松下非常重視人才,知人善用,中尾離開過松下電器一段時間去幫朋友的忙,1927年又回到松下電器,被委為電熱部產品開發及生產的負責人。
1927年天災人禍頻頻發生,松下唯一的兒子夭折,接著是令人恐懼的金融危機,與松下電器交往的15家銀行倒閉,松下與住友銀行談判,以高超的談判藝術,使住友銀行與松下電器簽約,挽救了陷入困境的松下電器。
競爭日趨激烈,危機的一次又一次出現,使松下幸之助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在開發產品的同時,松下不斷網羅人才。
石井先生與松下,同是區議會的議員。石井是腳踏車批發商,業務做得挺大,他為人耿直,德高望重,松下像對待父輩一樣尊敬他。一天石井邀松下一道去參加市議員的競選。松下卻對他說:“從政與經商,我的興趣更在后者。你停掉腳踏車批發生意,就算競選成功,議會屆滿你還得回來重操舊業。到時你年邁體衰,很難東山再起。”一番肺腑之言使石井大為感動,幾天后他找到松下,要來松下電器做職員,他說:“我已決定放棄競選市議員,也打算關掉腳踏車批發店,我想到松下電器來工作。我熟悉你的人品,更信任你的能力。”石井從一名普通職員做起,后來擔任公司要職——常務監察人。
早在松下電器創業之初,病榻中的松下就冒出創辦松下學校的構想。那時買一只螺絲都要精打細算,哪有錢花在這頭上?1931年公司春季運動會后,松下決定把構想付諸現實。第一期工程需耗資15萬元,松下毅然實施構想。
戰后磨難抓住機遇度難關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廢墟遍地,糧食匱乏,物價飛漲,民不聊生。松下電器的產品賣不出去,更在戰時為軍需生產欠了一屁股老債。許多工人離開了松下產業。
1946年,日本經濟繼續惡化,而盟軍司令部發布一連串解散財閥的命令,松下電器被置于死地。這年3月,盟軍司令部裁定松下電器戰時制造軍用船只和飛機,將其劃為“限制公司”。6月,松下電器的所有資產被凍結,營業受限,公司肢解。松下幸之助的總裁職位被盟軍解除,連吃飯都成問題。
危急關頭,松下電器工會發起了“營救松下”的活動,一星期后松下罪名有了松動,但直到1949年盟軍司令部才正式撤銷解散財閥的法令。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日本經濟開始煥發生機,松下電器因此絕處逢生。松下把目光投向海外,幾度訪問歐美。1952年在與荷蘭飛利浦公司的合作中,飛利浦要松下付技術指導費,松下卻叫手下反過來要飛利浦付經營指導費。談判一時陷入僵局。松下的談判代表高橋承認飛利浦技術先進,但指出經營由松下電器負責,經營同樣有價。雙方各讓一步,合資企業終于掛牌。
經過一番艱苦努力,1960年松下電器實現了年營業額達到800億元的目標,1961年再上一層樓,達到1054億元,員工28000人,資本額由1956年的30億達到150億元,成績喜人。
松下大功告成,突然宣布辭去總裁一職,公司總裁由其女婿松下正治繼任。
面對危機再度出山再創新
六十年代初,日本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經濟景氣達到了頂點。此時的松下幸之助卻居安思危,于1961年透過報界發出警告,呼吁業主切勿陶醉于表面的高速發展,要調整經營戰略,以應付隨時可能爆發的危機。由于美國的援助和朝鮮戰爭的特殊需要,日本產業界盲目增添設備擴大生產,超出了自身實力的承受能力。為迎接1964年夏在東京召開的奧運會,各廠商頭腦發熱,繼續大量生產,結果在奧運會開幕之前,就爆發了生產過剩、產品堆積如山的危機,整個產業界陷入了困境。
危機仍在惡化。1964年7月9日傍晚,熱海的新富士屋酒店。松下電器的全國營業所所長、銷售公司及代理店經理共計270人,均被安排到預訂的房間住下。第二天上午9時,受人關注的熱海會議開幕,松下以董事長的身份作了簡短的致辭。講話完畢,與會者都接到一張白色紙,上有松下親筆寫的“共存共榮”四個大字,松下花了一周時間寫了300多張。
會上,松下總公司和松下幸之助成了眾矢之的,許多人發表了措辭嚴厲的講話。聽完大家的批評之后。松下以內疚的口氣說:“到現在為止,我終于明白了,一切原因都出自松下電器。實在非常抱歉,我向各位請罪了……我們要從根本上重新考慮,包括雙方交易的條件,以報恩之心進行徹底改革,重新開始。”松下說到后來聲淚俱下,與會者深受感動,后來經理們紛紛檢討自己的不足,為度過危機獻計獻策。
1964年8月1日,退居二線的松下幸之助宣布代理因病休養的營業部部長,足見他對銷售的焦慮及重視。松下還親自負責大阪地區的銷售,指派董事級要員到東京、神戶等地負責銷售。他出山后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將銷售風險由松下電器一方承擔,大受歡迎,企業重新崛起。
松下幸之助創立了世界聞名的松下電器,并且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經驗之談的管理專著。1989年4月27日,95歲高齡的松下幸之助因病辭世,但他給人們創造的精神財富卻不會因此消亡,“松下精神”將永垂日本經濟史冊。
(責任編輯/韓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