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迎五
珍妃因支持光緒皇帝變法,被慈禧太后打入冷宮監禁。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逃離北京,臨行,將她沉溺于宮井,死時年僅23歲。
珍妃的哥哥志銳,武將出身卻工于詩文。他自恃有才,性格剛傲,他為維護清王朝而死,走了一條與珍妃不同的人生道路。
公元1911年3月,在清王朝面臨崩潰之際,身為兵部侍郎的志銳,受到排擠,被調任伊犁將軍。當時他的友人勸他及早引退,他卻以一種壯志未酬的心理很快來到伊犁上任。
伊犁雖然地處邊陲,但以陸軍四十二標標統楊纘緒為首的一批革命黨人早已醞釀反清起義,只因等待時機而未爆發。半年后,辛亥革命爆發,武昌革命當局發一密電至伊犁,促革命黨人迅速響應武昌起義。以斷清帝西遷之念。楊即于1911年12月初的一天,召集黨人在惠遠城南門外馬隊營盤開會,策劃起義。馬隊營見習士官關多霖,當夜溜出營盤,來到伊犁將軍府所在地的惠遠城西南角城墻下,向城墻上的巡夜人說有緊急之事要面見將軍。巡夜人用繩筐將他吊上城墻。關見了志銳,向他報告了楊纘緒要于當晚暴動的消息。志銳以為協標營總共不過千把人,且缺少彈藥,要想在萬把人的隊伍中暴動只能自取滅亡,所以不太相信關的報告。馬隊營盤中發現關的出走,當夜未舉事。第二天,志銳見一切平靜,一怒之下便將“造謠生事”的關多霖耳朵穿箭在惠遠、綏定、伊犁三城游街示眾,以示懲戒。其時民間輿論認為足智多謀的將軍施的是“明修棧道,明渡陳倉”的苦肉計,其實志銳只是居危思安、自欺欺人罷了。
待到12月9日晚,軍標協統陳甲福偵知革命軍將于當夜起義的消息后,急忙上報。志銳這才慌了手腳,急令滿、蒙駐防各軍入城防守,并下令在革命軍起事之前,攻進協標營盤。可因命令下達過晚,革命軍提前于當晚十點鐘發動進攻,并在關城門之前派人進城潛伏,槍聲一響便奪取東門。城外協標軍哥老會首領徐三泰所率義勇軍攻入城內,一路攻打將軍府,一路攻打副都統衙門,一路攻打北軍械庫。
志銳的親兵關上府衙大門,倉促在房上的墻洞后抵抗。革命軍繞至署后。越墻縱火,攻克將軍府。志銳翻墻逃入協領衙門。他所調集的城外軍隊,有的因路遠一時到達不了,有的受哥老會的策動按兵不動。城中和革命軍對壘者,僅有軍標營和新舊滿營的部隊。軍標營官兵見伊犁都統及官員均逃離職所,便停止抵抗。舊滿營經楊纘緒開導,曉之以五族共和大義及情勢利害后,退守營中,聽候調遣。惟新滿營協領蒙庫泰,率一部分武備學堂的學生配以新式槍枝,在營中憑據頑強抵抗。
革命軍打開東門,令趕來響應起義的回、漢各族人民入城,發給槍枝參加戰斗,激戰一夜,黨人中有人建議用大炮轟擊,楊纘緒不允。他終于說服前任伊犁將軍廣福出來調停,廣福平時為人隨和,楊纘緒和他一同來到新滿營,曉以共和大義,終于取得和平解決。
志銳見大勢已去,騎馬從衙門后馬廄門逃出去。他知難以出城,便跑到老滿營協領烏爾格春家中。烏對他說:“將軍坐在屋里難保無事,還是暫行隱藏為上。”志銳便鉆到院中蘆葦堆中藏身。不久,義軍官兵來到院中搜查,見院中有一匹鞍轡鮮明的白馬,便要拉走。院夫喝道:“這是將軍的馬,你敢拉走嗎?”士兵一聽,斷定志銳必在院中,很快便從葦堆中將志銳搜出。士兵押著這位伊犁將軍來到街上,這時已是清晨。一直走到城西官錢局門口,志銳不耐煩地說:“你們要殺就殺唄,這是何苦呢?”士兵們押著他在城中熱鬧處轉了一圈后,伊犁革命政府貼出告示將他處死。志銳死時年五十歲。
(責任編輯/豐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