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安
最近,美國有名的金融史專家詹姆斯博士講了這樣一段話——
“英國統帥納爾遜在滑鐵盧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侖,因而威名大振,名垂青史。然而,在納爾遜獲勝后不到24小時,英國‘金融納爾遜在債券交易戰中取得的勝利,卻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飛毛腿”搶得時間
公元1815年6月,倫敦的金融大亨奈森·羅斯柴爾德得知被放逐的拿破侖重返巴黎執政后,就敏感地意識到英法之間必有一場決定命運的惡戰。它無疑會影響英國的債券交易。誰能領先一步搶到信息,誰就能發大財。
當時,電話和電報還沒有發明,傳遞消息只能沿用傳統的“信差”。羅氏迅速組織了一條專用的絕密傳遞線。他將它命名為“飛毛腿信使隊”。主要由“跟蹤密探”、“騎探”和隨時待命的快速機帆船組成。
拿破侖的軍隊從巴黎出發后,羅氏的跟蹤密探立即悄悄尾隨。當滑鐵盧一仗勝負已定時,跟蹤密探當即將情報火速通知“騎探”。騎探以最快的速度將消息傳給在歐洲大陸海邊等候的機帆船。機帆船立刻開足馬力,越過海峽,將密報傳給在英國海邊等候的騎手。騎手立即把情報傳給羅斯柴爾德。
羅氏估計他至少比別人早知曉兩小時,當即帶上保鏢提了一大箱英國當時發行的主要債券——“統一債券”,到交易廳拋售。
愁眉苦臉大狂拋
當時,交易所大廳里的投機商們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歐洲戰場上的消息。他們都知道羅斯柴爾德是消息靈通、反應機敏的“超級大戶”!一見羅氏進門,都緊張不安地問他:
“聽到什么消息了?”
“英國人打敗拿破侖了嗎?”
然而,羅氏卻一反常態。他愁眉苦臉,誰也不理,只顧打開箱子,命令助手一批批拋出債券。
眼看著這一大箱統一債券快要見底了,圍觀的人都省悟到這一點:一定是拿破侖打敗了英國和普魯士的聯合部隊。如果這樣,那么誰都知道,拿破侖制裁英國的“大陸封鎖令”將重新生效,剛剛復蘇的英國經濟將會一落千丈!
于是,他們也爭先恐后地“吐出”統一債券,以至統一債券的成交價一跌再跌。
兩個小時過去了,統一債券已經跌進了前所未有的深深的谷底。羅氏立即暗示助手將該交易所所有的統一債券全部“吃進”。還沒有等人們反應過來,他們就迅速撤離。
他們剛走,納爾遜獲勝的消息傳來了。統一債券的價格立即連連暴跳,大漲特漲。羅斯柴爾德也獲得了一場輝煌的“勝利”。
事后,在這次事件中上當受騙的股民們以“偽造假象,攪亂市場,誘人上當,制造騙局”為理由,對羅氏聯合起訴。還有一些人通過私人偵探掌握了羅氏的秘密傳輸線,又補充了“有組織地制造偽證進行欺詐”的罪名。
然而,法院很快就判他們敗訴。理由很簡單,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羅氏“犯法違規”,他所做的一切在法律上“天衣無縫”。
準則今天依然適用
詹姆斯是這樣歸納“金融滑鐵盧之戰”的:
“羅斯柴爾德的成功可以歸結為三條訣竅。首先是用一切方式搶先掌握能左右金融交易價格的信息。其次,采用蒙蔽手法,而不是明顯的犯法違規方式進行欺騙。最后,在有關信息的‘時間值即‘獨家性即將消失時,進行一次決定性的‘逆向大交易。最后。一下子結束蒙蔽性交易,迅速撤離?!?/p>
對于羅氏的投機取勝在今天的參考價值,這位金融專家是這樣評價的:
“在信息傳遞業高度現代化的今天,羅氏取勝現象依然有其價值。因為,不管信息傳遞的速度有多快,總有不少能影響證券市場的信息。在一段時間內僅有少數人甚至極個別人的知曉。在瞬息萬變的股票、期貨、債券、外匯交易市場上,在別人知道之前,這些知情者常常就能利用它??傊?,只要能‘領先一步,常常就能獲得利益。這一步,如果說在羅斯柴爾德時代是不到兩小時,那么在今天可能只有幾十分鐘、幾分鐘、幾十秒鐘,甚至十幾秒鐘?!?/p>
我們當然反對在證券交易市場上弄虛作假,誘人上當;但是對羅氏取勝現象及其背景的了解,對于我們理解信息機制和心理因素在證券交易中的作用及西方的投機方式和“人為風潮”都是有益的。
(責任編輯/宋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