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衛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日益老齡化,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在近30年來持續上升。特別是在城市和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高血壓、腦卒中和冠心病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1991年全國高血壓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已達11.26%,接近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據此估計,目前我國人群中至少有高血壓患者9 000萬,這意味著平均每4個家庭就有1位高血壓患者。與高血壓密切相關的腦卒中和冠心病,患病率亦呈上升趨勢。根據調查結果估算,目前我國每年新發的腦卒中患者有150萬;腦卒中后幸存者有500萬~600萬,其中半數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心肌梗塞后幸存者約200萬;多數大醫院的心內科病人中,冠心病、高血壓患者占50%以上。冠心病、心肌梗塞、腦溢血和腦血栓形成,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不能不引起全社會的特別關注。
盡管冠心病、心肌梗塞、腦溢血和腦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有所不同,但目前比較肯定且互相關聯的危險因素主要有:①高血壓。高血壓既是一個獨立的疾病,也是導致腦卒中、冠心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據調查:收縮壓>20.0 kPa者,患腦卒中的危險性是收縮壓≤20.0kPa者的29倍;舒張壓>12.0 kPa者,患腦卒中的危險性是舒張壓≤12.0 kPa者的19倍。②吸煙。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吸煙均是導致冠心病、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美國研究者發現,男性吸煙者冠心病猝死的危險性是不吸煙者的10倍;心肌梗塞的發生率隨每日吸煙支數的增加而增加。在女性也存在類似的現象。③高脂血癥。通常說的高脂血癥。主要是指高膽固醇血癥和高甘油三酯血癥。大量的證據表明,高脂血癥是冠心病、腦卒中的又一重要危險因素。主要原因是,隨血清總膽固醇濃度的增高,冠狀動脈、腦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也在增加。④飲食失調。食物中攝入脂肪過多、食鹽過多、蔬菜水果過少,是導致高血壓、高脂血癥的一個重要因素。⑤飲酒。少量飲酒可能有減少冠心病發生的作用.也不增加腦卒中的危險性。但大量飲酒、急性酗酒、慢性酒精中毒等。則使冠心病、腦溢血的危險性明顯增加。⑥糖屎病。糖尿病易引起心血管病,這一事實早已被公認。糖尿病常與高血壓、肥胖、高脂血癥等相伴。⑦肥胖。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俗稱啤酒肚),常伴隨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⑧其他因素。如缺乏體育活動、長期精神緊張、父母有心腦血管疾病史等,也是導致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個人同時具有上述多種危險因素.則其患心腦血管病的機率就不是簡單相加,更可能是相乘。例如某人具有高血壓、高血脂、吸煙這三項危險因素之一,其患冠心病的危險性就比正常人增高1倍,有兩項者則增加4倍,有三項者則高達8倍。若還加上糖尿病,則患病的危險性可達10余倍。
由于上述危險因素有些是互相聯系的。故可以綜合起來加以預防和控制。
一、防治高血壓。成年人無論有病無病都應每年測量血壓一次.不要忽視體檢時測血壓的機會。高血壓患者要與醫務人員合作,找出自身其他的危險因素,一并加以控制。非藥物的保健措施(如減肥、限鹽)與藥物治療同樣重要,并可以減少降壓藥的劑量,減輕長期用藥帶來的副作用。降壓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長期使用,不可血壓下降時即停藥.上升時又服藥。血壓波動對健康更為不利。
二、調理膳食。總的原則是吃飽、吃好、吃得科學。不可飲食無度,亦不必機械執行清規戒律。食量應根據年齡和勞動強度加以調整。飲食以米面作主食,盡量兼搭雜糧及豆類。吃些瘦肉和雞、魚,少吃肥肉。做菜盡量用植物油。蔬菜水果均應常吃。食鹽要加以限制,成人每日5~6克,最多不超過10克。要特別注意減少腌制、罐裝食品的食用。飲酒應加限制,以低度酒、葡萄酒為好。
三、必須戒煙。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對心血管系統毒害最重,還是肺癌的一個重要原因。戒煙關鍵在于本人是否真正認識吸煙之害。親友監督和鼓勵也可幫助戒煙。
四、積極減肥。減肥須采取綜合措施,包括:①調節飲食。多吃熱量低、含纖維量多的食物。②加強體育鍛煉.具體項目可根據個人愛好選擇,關鍵在于長期堅持。③少數人須到減肥門診接受醫生指導。
五、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可以預防心血管病。無論是老、中、青年,都應在日常工作之余參加一些有規律的體育活動,如跑步、游泳、打球等。特別是從事久坐不動的職業的人,更應注意活動。盡量以步代車,以爬樓梯代替乘電梯,以室外活動代替室內活動。運動給人們帶來的好處是多方面的,既可減重.也可增強心血管的調節能力,減少心絞痛、心肌梗塞和腦溢血的發作。體育鍛煉應循序漸進,運動量和運動方式應因人而異,不可盲目。
總之,心腦血管病是可以預防的。每個人應根據自身的不同情況,綜合應用多種預防措施,力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從思想上重視心腦血管病的預防。長期堅持自我保健,定能減少或延緩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從而使個人受益、家庭受益、國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