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謎的猜法
唐盛才
燈謎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是一門獨立的語言藝術。它以其獨具的魅力吸引著億萬民眾。本文特介紹幾種猜法,供讀者參考。
會意法:利用漢字詞語解釋,一字多義拆字扣合。如“謬”字可拆為“診羽”二字。面為“關云長刮骨療毒”,底為“謬”。即為診(治)(關)羽之意。
包含法:謎面的字或該字的組成部分都包含謎底的字。如“加勁勞動,個個有份”,底為“力”。在謎面前四字中,都有“力”字。
移動法:此類謎面一般較為簡練,通過移動文字結構位置,從而相扣。如“大小交錯”,謎底為“燈”,“燈”字是由“大”、“小”二字的筆畫結構調整后組成的。
象形法:利用漢字、外文字母及各種符號的結構特征進行比喻、夸張,猜謎時要憑豐富的想象去探索求底。如“蜻蜓戲水逐扁舟”,謎底:志。“士”象形“蜻蜓”,“√”象形“扁舟”,十分生動。
推理法:利用邏輯推理,找出因果關系探求謎底。如“春雨綿綿潤新苗”,謎底:秦。春天有雨即無太陽,故去“日”,加“禾”,為“秦”。
增損法:以漢字筆硒增損,進行拆字或拼字,另成謎底。如“閑聊不可聞”“閑聊”二字減去“聞(門、耳)”,猜“柳”字,是用“損”的方法。
拆字釋義法:先拆字,后釋義。且要前后呼應,合乎邏輯。如“一貫用心,習以為常”。謎底為“慣”字。
抵消法:將謎面上有關的字自行抵消后再猜射。如“啤酒廠出酒”、猜“碑”。謎面上“酒出酒”暗示將“酒”字自行抵消,余下“啤廠”二字合成“碑”。
假借法:借用彼此呼應、互為對象的替代詞,使謎面與謎底相互扣合。例如:“牛年發財”猜“鈕”。以生肖中的“牛”代“丑”。
組合法:將謎面上有關的筆畫、部首或整個字組合成字。如:“合二而一”猜“面”字。
謎目也應大眾化
陸天倫
初猜燈謎,就被一次謎賽中的一條燈謎所阻隔。這條謎意思好懂,謎目標的是六才句,當初我實在不知道這六才是何物,除了對它發了一陣呆以外,對這條謎也索然無味了。事后,我請教行家,才知六才即《西廂記》也,因為《西廂記》乃是第六才子書之故。但使我弄不明白的是據說《三國》《紅樓夢》也評為才子書,謎人為什么不把它們也稱為幾才來標目呢?
如今許多謎刊一絕大部份一為省力,把謎目標得簡單化了,如《迅目》《紅人》《石人》《聊目》等,這些對在謎圈子里的人不足為奇,但對剛想學燈謎的人來說就有些強人所難了。就以《紅人》來說,到底是紅樓夢中的人呢?還是走紅的名人?因此筆者認為,要使燈謎普及,制謎者只要多寫幾個字,把《聊目》寫成《聊齋志異》篇目不就可以使猜者一目了然嗎?
《知識窗》是提倡普及燈謎的,在這方面就做得較好,我們希望其他謎報刊也能把標目大眾化,這是使燈謎走向大眾化的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