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伯陽
癌癥能否早期發現,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甚至可以說是關系到病人生與死的大問題。當懷疑自己患癌癥并去腫瘤醫院或綜合性醫院就診時,首先遇到的問題是掛哪個科室的號。常有病人掛錯號,等了好久之后再轉其他科,病人及其家屬不滿意,醫生也無可奈何。確定是否患癌癥是一項嚴肅謹慎的事。但有些醫生不認真詢問病史和進行體格檢查,就開出各種各樣的檢查單,使病人不知所措。有一位中年病人,拿著一大疊檢查單與x光胸片、cT片、磁共振片等,花了近2個小時,還不能確定肺部腫塊的性質。結果在腫瘤醫院做了肺部穿刺,便很快確定為肺癌,并制定了治療方案。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
癌癥檢查的程序是:①根據病史找出腫塊發生的部位;②明確腫瘤的病理性質;③如是惡性腫瘤,還要檢查是否有擴散和遠處轉移。現將常見癌癥的診斷檢查程序簡述如下,供患者就診時參考。
1,腦瘤:好發于兒童和成年人。有持續性頭痛,早晨較重、下午較輕。因腫瘤發生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癥狀,如發生自發性癲癇、視力下降、惡心嘔吐、步態失調等。懷疑腦部患腫瘤,應到腦科醫院或綜合醫院腦外科就診。首先要查cT,最好做cT增強掃描。兒童懷疑后顱凹或顱底腫瘤,應首選磁共振檢查。由于顱內腫瘤很少發生轉移,就不必做其他檢查。
2,鼻咽癌:好發于南方人。如有一側鼻塞,鼻出血,尤其是早晨擤鼻時帶有血絲,頭痛,同側聽力下降,耳鳴,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癥狀時,應到頭頸科或放療科就診,做鼻咽鏡檢查。如有腫塊可做活檢以明確診斷。血液中EB病毒抗體陽性也可作為早期鼻咽癌診斷依據。
3,肺癌:是城市居民常見的癌癥。早期臨床癥狀有干咳、血痰、胸痛,部分病人伴發熱。應去胸外科或胸科醫院診治。胸部正側位x線攝片即可明確腫塊部位、大小。腫塊的性質可通過痰液中找癌細胞、支氣管鏡活檢或肺腫塊穿刺活檢等定性。確定有無轉移可做胸部cT或磁共振檢查。
4,乳腺癌:中老年婦女常見的癌癥。往往是病人自己摸到乳房有腫塊,或發現乳頭溢液、乳房皮膚桔皮樣改變。應去乳腺科或外科就診。做鉬靶乳房x光攝片,多數腫塊可以確定是良性還是惡性。青年女性可去做B超檢查。乳頭溢液者可先做乳腺導管x光造影檢查、乳腺腫塊針吸活檢。也可在做乳腺腫塊切除時進行冰凍切片診斷,如果是惡性可做根治性手術。
5,食管癌:農村山區、干旱地區多見。如有進食時不適感、燒灼感、疼痛感、異物感或摩擦感,應及早去胸外科或胸科醫院就診。先做食管鋇餐造影x線檢查、食管拉網查癌細胞。這種方法簡便,準確率較高,病人痛苦小。也可做食管鏡活檢。如是中晚期食管癌,可做胸部cT以確定擴散范圍。
6,胃癌:是我國死亡率最高的癌癥。如有上腹部持續性不適感、隱痛、返酸、暖氣、惡心、食欲減退,首先要排除胃癌,應到內科或消化科就診。做x線鋇餐造影,可明確腫瘤部位、大小、形態。做胃鏡活檢,可以定性。如有慢性胃炎史,懷疑惡變,也可直接做胃鏡檢查。
7,肝癌:我國東南沿海是高發地區。如有右上腹疼痛、食欲下降、乏力、消瘦、腹脹、發熱、黃疸等癥狀,應去內科或外科就診。B超掃描既方便經濟又無痛苦,還可重復檢查,對人體無害。如懷疑肝內有腫塊,可做cT或磁共振進一步證實。甲胎蛋白(AFP)陽性,可作為診斷早期肝癌的參考依據。必要時可做肝穿刺活檢定性。如有多處腫塊,可能是轉移性肝癌,要查找原發癌。
8,大腸癌:又分結腸癌和直腸癌,近幾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如有便血、腹痛、腹瀉、大便變形、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等癥狀,應去外科或肛腸科就診。肛門指檢是檢查直腸癌最簡便的方法。醫生如果怕麻煩不做這項檢查,可使早期直腸癌漏診。鋇灌腸和纖維結腸鏡可以幫助確診。
9,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癌癥,中老年人易患此病。常因無痛性血尿或尿頻、尿急、尿痛去泌尿外科就診。先做B超確定有無膀胱腫塊。如有腫塊再做膀胱鏡活檢。以確定性質和細胞分化程度。
10,宮頸癌:發病率、死亡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但仍是危害婦女的常見癌癥。如有白帶增多、性交后出血,應到婦科去檢查。先做宮頸細胞學涂片檢查,以早期發現宮頸癌。上海每年對紡織女工進行宮頸癌涂片檢查,使早期發現率明顯提高。如果發現腫塊可做活檢。必要時做cT或磁共振檢查,以確定轉移范圍。
11,惡性淋巴瘤:造血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于中青年。如有頸、頜下、枕后、耳前、腋下、腹股溝等處淋巴結腫大,并伴有發熱、盜汗、消瘦或肝脾腫大,應去腫瘤內科或血液科就診。先做淋巴結活檢。深部淋巴結腫大可做有關臟器的B超或cT檢查。骨髓穿刺有利于判斷惡性淋巴瘤的分期及預后。
12,骨肉瘤:好發于青少年。如有骨端局部水腫、壓痛,肢體活動受限制、病理性骨折,應去骨科就診。首先做x光攝片,以確定是骨內還是骨外腫塊。腫瘤活檢可以明確腫塊性質。血清堿性磷酸酶增高是診斷骨肉瘤的依據。
(編輯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