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宣
正常人鼻腔內有著廣泛的鼻粘膜,構成粘膜毯。粘膜中含有豐富的腺體,分泌大量的無色粘性液體,這就是“鼻涕”。據統計,一個人24小時內可分泌600~1000毫升鼻涕。鼻涕能保持粘膜濕潤,保護粘膜毯,調節鼻腔內的溫度和濕度,還可凈化進入鼻腔的空氣,使空氣在肺內進行良好的氣體交換。鼻涕增多或減少,以及顏色發生改變等,多由鼻病引起。我們可以通過形形色色的鼻涕識別出多種疾病。現分別介紹如下:
1、清水樣鼻涕:量多無色,發作時幾乎每日要10多塊手帕擦鼻,故有人稱之為“手帕性鼻炎”。患者同時有鼻塞、鼻癢、打噴嚏、流淚、嗅覺減退等癥狀。清水樣鼻涕多由過敏性鼻炎引起。發生在春秋季節的,叫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又叫花粉癥;常年都有發作的,叫常年性過敏性鼻炎。此為多見病,常因接觸花粉、煙霧、粉塵、油漆等致敏原所致。鼻腔檢查見有粘膜水腫發白,鼻涕涂片鏡檢嗜酸性白細胞增多或見到肥大細胞,可以確定診斷。
2、膿性鼻涕:白色粘膿性鼻涕,量時多時少,無臭味,稍有腥味。常在感冒后期或鼻腔內息肉感染時發生。如有黃色或草綠色膿涕,晨起較多,有臭味,合并有頭痛、頭暈、鼻塞、耳鳴、眼脹、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就是鼻竇炎所致。以上情況頜竇炎多見,額竇炎、篩竇炎、蝶竇炎較少見。如膿涕特別臭,甚至病人自己也覺得很臭,多是齒源性上頜竇炎引起。必須注意,小兒鼻流臭黃膿涕,呼吸與說話時都有臭味,常常是鼻腔內有陳舊性異物。鼻竇炎患者只要到醫院作x線攝片或CT檢查、鼻竇沖洗,就可以確定鼻竇炎的部位、性質、程度。
3、棕黃色鼻涕:開始時是棕黃色水樣,以后棕黃色粘稠樣,無臭味。不經常從鼻腔流出,只是6~10天流一次,量多少不等。流出后病人有輕松感,頭痛、鼻塞、耳鳴等癥狀好轉。這是鼻腔或鼻竇內囊腫自破所致,通過x線攝片或CT檢查,可確定囊腫的部位、大小。
4、紫紅色鼻涕:紫紅色有粘性的鼻涕,有時在擤鼻時流出,量少無味,偶爾亦有少量血擤出。多在鼻腔與鼻竇手術后10~30天內發生,可能是陳舊性血液瘀積引起。如鼻腔與鼻竇未施行手術而流出此類鼻涕,并有頭痛、鼻塞、鼻出血史、嗅覺減退或喪失、眼脹、面麻、牙酸痛等癥狀,必須警惕黑色素瘤、血管瘤,需至醫院作x線攝片、CT檢查或病理切片檢查,以便確診。
5、灰黑色鼻涕:量少,有時挖鼻或擤鼻時發現,無其他癥狀。常因吸煙過多或在煙灰與粉塵過多的環境中工作而引起,鼻腔檢查并無疾病。應不吸煙或少吸煙,在粉塵多的環境中工作時要戴口罩。否則,日久后會引起慢性鼻炎。
6、干痂性鼻涕:鼻涕較少或無,常在用力擤鼻時擤出干痂或干酪樣塊狀鼻涕,有時能擤出血性干痂。同時有鼻干燥疼痛、鼻刺癢、嗅覺減退或喪失、頭暈、頭痛、耳鳴、記憶力減退、咳嗽等癥狀。如干痂特別臭,說話時亦有臭味,則是重度萎縮性鼻炎引起,又叫“臭鼻癥”,多發生在中青年女性。無臭味的干痂或灰白色干酪性鼻涕,是干燥性鼻炎或干酪性鼻炎引起,多發生在氣候干燥或高溫作業環境中,此類疾病鼻鏡檢查即可診斷。
7、血絲性鼻涕:即鼻涕中帶有血絲。并無鼻出血現象,往往是晨起擤鼻時發現,擤1~2次后就無血絲了,可連續幾天都有或隔幾天再出現,并有頭痛、鼻塞、耳鳴、聽力減退等癥狀,嚴重時耳下或頸部有腫塊。但有時又無任何癥狀,因為只是一點點血絲而常被人們疏忽。千萬不能小看鼻涕中帶血絲,這可能是鼻咽癌引起。一旦發現,需至醫院作鼻咽鏡、攝片、CT檢查,必要時作病理切片檢查,以確定有無鼻咽癌。
綜上所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有上述之鼻涕時,既不能害怕又不能疏忽,應該到醫院鼻科去檢查,以便及時診斷、及早治療,爭取良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