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四通15年來充滿波折的清晰產權的努力抱有同情的理解,大概就能夠明白,為什么四通在邁出突破性的一步(參見本刊7月號封面文章“四通變局”)、成立“新四通”(四通投資有限公司)、在國內首創管理層融資收購(MBO)案例之后,接下來的步伐仍無比小心翼翼。
國慶節后不久,四通集團與“新四通”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宣布原四通集團總裁段永基將接替沈國鈞出任四通集團董事長,同時辭去新四通的董事長一職;從四通集團董事長一職退下來的沈國鈞擔任四通同人基金會主席。段永基將出任上市公司中關村科技總經理,在這次新聞發布會上再次得到了證實。原一身兼四通集團和新四通常務副總裁二任的朱希鐸接替了段永基的位置,成為四通集團的總裁。新四通的董事長由原四通集團副董事長李文俊接任。總的說來,這是一個相當保守的設計。
由于數月前啟動的四通MBO是如此的石破天驚,許多期待看到四通改制更戲劇化一幕的人有些失望——四通集團格局未有進一步的大變。一種擔心開始浮現:55歲的朱希鐸升任總裁,是個什么樣的信號?四通的產權改革進程會不會在邁出第一步后就可能停頓下來?身兼二職的段永基準備如何傳遞接力棒?人們心中有了問號。
段永基認為,這些問號可以理解卻是不必要的。他不準備做一個事必躬親的董事長。“我也不可能有這么多時間。”他告訴本刊記者,“最多再有半年左右的過渡時間,我就將成為一個只負責開董事會的四通集團董事長了,楊宏儒、朱希鐸、李文俊是未來四通的核心。”至于四通集團董事會成員是8名,舉手機制存在問題,“這很好辦,補選一位董事就行了。”
朱希鐸、李文俊都已四五十歲,是四通集團的資深高級管理人員。在希望四通集團一夜間翻天覆地變化的人看來,由他們左右“輔佐”楊宏儒這個“新進少年”,并不是最富于革命性的安排。但是對于年頭不長而歷史包袱沉重的四通來說,“扶上馬再送一程”,可能是現實中最優的選擇。段永基相信,公司領導層的銜接能否順利,直接影響公司今后的發展,缺少一定的過渡易導致公司的劇烈震蕩。
段永基表示,早日完成四通的新老交替是他最重要的職責之一,自己既無“分身術”,也決不會破壞公司良性的決策運行機制。四通會按規矩辦事。
“四通體系”已經成為段永基經常提及的詞匯。它指的是四通三部分主要資產:四通集團、新四通和國內上市公司四通高科。為了協調四通體系內部的各種關系,四通將建立一個“類似國外財團的CEO聯席會議”的形式。這個“聯席會議”主要研究五個方面的問題:戰略和分戰略的制定、各個企業的運作協調、資源調配、相互之間合作以及務虛。這個機構的名稱和章程正在擬訂過程中。新四通總裁楊宏儒將在其中擔當重要的職責。與此相關,他在四通集團的職務可能還將做出相應調整。
5個月前經由MBO產生的“新四通”是四通產權改革的第一步階段性成果,也是四通集團構筑的第一個產權清晰的平臺。目前新四通的產權結構,是為四通改制而成立的職工持股會占股份51%,其中,四通集團核心領導層所占股份是51%;四通集團擁有49%的股權。按照整體的設想,“老四通”將通過對“新四通”的不斷“克隆”——組建新四通II、新四通III……直到最終實現整個老四通產權理順的目標。
段永基堅決地認為,MBO及其基本思路——四通只能買不能分——是四通改制惟一走得通的路。“四通的產權改革將繼續按MBO的方向進行下去,這個思路不會改變。”他說,“我們想了10年,方案設計過許多,專家請教過許多,能想得到的其他方案都想過或試過了。這是最好的辦法。而且,我們決不會走回頭路。”
四通MBO方案由于其獨特的歷史條件,難以稱之為可以普遍適用的一種模式。公有企業改制還是要按個案來辦,一個一個地探索。但四通MBO的意義卻是實實在在的。
MBO方案包含的內容不僅限于產權重組。它的主要特征,如有關專家概括是“在我國現行的政策法律框架下,引入MBO方式,同時進行了四通的產權重組、業務重組和機制重組,為四通集團重振IT業務提供了平臺”。
通過新四通的誕生,四通以較為清晰的姿態重現在IT行業中,本身就是這次重組的重大成果之一。在專家看來,這證明了在轉型經濟中,MBO不僅可用以大幅度提高公司運營效率,更可用以實現傳統公有制企業的轉型。
新四通的核心業務已經明確。原有的核心業務之一——系統集成業務已經交回四通集團,取而代之的是電子商務業務。目前,新四通的主要業務是電子分銷、電工和電子商務。新四通總裁楊宏儒說,公司的遠期目標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發展直銷業務和電子商務服務。
段永基介紹說,生物醫藥將是四通集團的下一個主要業務,至于把這個業務裝到四通體系的哪一個部分里去,或是裝到未來的新四通II里面去,具體方案尚未最后確定。
此次四通產權重組突破之一——引入外部股權投資人一事,目前也有了新的進展。雖然原來的投資人發生了變化,但是段永基透露,已有若干家與四通有所接觸并達成一定意向,而投資額將遠大于最初所定的4000萬元。不過,“瓜熟蒂落”還需一定的耐心。
四通產權重組的大幕既已揭開就不會再閉上,過去可能有過的選擇已經是回憶,重要的是將來怎樣繼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