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為 謝 明
眾所周知,去年5月,印度率先進行了五次核試驗,緊接著巴基斯坦也進行了六次核試驗,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行徑,引起了全球的普遍關注,遭到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強烈譴責。然而,正當核煙云未散、印巴兩國忙于自擂為“核家族中一員”之時,一個隱伏著的準超級核大國——日本,將呼之即出。
雖然自1967年日本首相佐藤榮作提出“不擁有、不制造和不進口核武器”以來,日本政府一直宣稱其堅持“無核三原則”。實際上,僅僅兩年之后的1969年,攜帶核武器的美國潛艇就進駐日本港口了,而且,日本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表現出令人吃驚的消極和對立。隨著冷戰的結束,日本在亞洲、特別是在東亞的作用進一步提高,日本追求獨立防衛能力的可能性也與日俱增。日本“不會指望美國永遠溫和的核保護政策”。即使美國愿意提供這種保護,但日本的國家利益也不可能總與美國國家利益保持一致,“日本最終要獨立地負責它自己的安全”,這就使日本發展核武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冷戰結束后,日本的軍費投入一直位于世界前列。自1995年起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日本現在還沒有制造核武器,但它在核能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是舉世公認的。至今日本已有49座核電站,年發電量約4萬兆瓦,位居世界前茅。在1995年8月,日本成功完成了費時10年、耗資60億美元的“文殊”中子增殖反應堆的試運行發電,這一技術也是核技術研究的重點和難點。與此同時,日本還擁有全世界唯一的大型螺旋核聚變實驗裝置,其技術也屬世界一流。
雖然日本至今從未進行過核爆炸,但它擁有運算速度達每秒6000億次的超高速計算機,它完全有能力對核爆炸進行計算機仿真試驗。俄羅斯軍事專家弗拉基米爾·比洛烏斯認為:“日本有能力在一年內制造出核武器。即便不進行核試驗,它也能運用高速大規模電子計算機,在三維空間對核爆炸的全過程進行模擬。”
在擁有領先世界的核技術同時,日本還在千方百計地進行核原料儲備。截至1990年底,日本已采購21萬噸氧化鋰,并計劃到本世紀末前再采購約20噸。目前,日本在岡山縣和青森縣建有離心法鈾濃縮工廠,在宮崎縣有化學鈾濃縮工廠。1990年曾投資200億日元建造激光鈾濃縮加工廠,計劃到2000年實現鈾濃縮工業化,達到1500噸分離單位/每年。為了加大核原料的儲備,日本在從國外購買核原料的同時,加快了本國直接制造的步伐。日本現有49座核反應堆,年產钚10噸左右。由于國內處理能力有限,日本與英、法訂立了處理核廢料的長期合同。同時,日本還加緊擴大國內的處理能力,預計在2010年就完全可以不再依賴外國,而自行處理核反應堆產生的核廢料。
根據日本科技廳的資料,日本钚儲備量為4.5噸左右,國內約1.6噸,委托英、法處理后待運回的2.9噸。日本還計劃從英法增購40噸钚,屆時,日本钚的總儲量將達到100噸,從而成為世界第一大钚儲存國。除了核反應堆的正常消耗外,日本尚有60余噸钚的剩余。如果以1噸钚可以制造120枚核彈頭來計算,擁有先進導彈研制能力的日本,也就準擁有了7200多枚核彈頭。一旦如此,其它有核國家勢必在核力量上對其俯首稱臣。
不僅如此,日本還有很高水平的核彈頭運載技術。1985年,日本就已初步具備自行研制巡航導彈的能力。今天日本的航天技術和運載火箭技術已位居世界第三。它不僅擁有可攜帶核彈頭的“奈基”導彈,也擁有能發射衛星的H-2運載火箭。因此,日本完全有能力把核武器投送到任何敵對國家的領土上。
盡管在目前的形勢下日本還不大可能制造核武器,但隨著未來形勢的發展變化,誰也無法斷言日本不會發展核武器。日本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高超的科技水平和高度發達的工業基礎,毫無疑問,只要形勢需要,日本政府一旦作出發展核武器的政治決定,日本擁有核武器、成為核大國將指日可待。
(特約編輯袁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