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程
今年6月9日,中國衛生部發出緊急通知,禁止經銷從比利時、荷蘭、法國、德國進口的受二惡英污染的畜禽產品和乳制品。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廣大消費者對此十分關注,而因“二惡英”引發的食品污染事件在全球范圍內也同樣引起了不小的震驚。
那么,何為二惡英呢?它為何會造成那么惡劣的影響呢?
說起二惡英,其實并不是一種新發現的物質,它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數千萬年,通常濃度很低。高純度的二惡英是一種呈無色針狀晶體的劇毒物質,實際上包括了當今世界上兩類最危險的環境污染物——氯化二苯并二惡英(PCDD)和氯化二苯并呋喃(PCDF)。科學家研究已經證實,這兩類化合物的毒性取決于氯原子的取代數目和取代位置,其中在2、3、7、8取代位置的異構體毒性最高。
二惡英通過人的皮膚、粘膜、呼吸道及消化道進入體內后,能對人體產生強烈的致癌、致畸性和生殖毒性等作用,還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內分泌紊亂等影響。實驗表明:二惡英不僅極易被人或動物的胃腸道吸收,而且會在人或動物的肝臟、脂肪、皮膚或肌肉中蓄積并在體內不能被分解或排出。人們往往由于吸入空氣中帶有二惡英的細小粒子,或者攝入被二惡英污染的食物,特別是肉、奶制品和魚類脂肪而引起中毒。哺乳期嬰兒需要乳制品的量較大,特別容易受到危害。此外,三氯苯酚的生產工人也易產生二惡英蓄積的現象。
二惡英來自何處呢?森林火災、火山爆發能夠產生二惡英,但更多的還是來自人類的活動。據有關調查顯示,發達國家城市生活垃圾焚燒過程中所產生的二惡英占已知二惡英生成總量的80%~90%;同時,人類在進行殺蟲劑、防腐劑、除草劑、油漆添加劑等化工生產過程中,二惡英往往作為副產品和雜質的形式存在其中;其他諸如紙漿漂白、汽車尾氣排放和金屬的熔煉等都是產生二惡英的來源。值得注意的是,二惡英具有相當穩定的性質,即便是在外界環境中經過長期的日曬雨淋,也很難自然降解,它可以穩定地存在于大氣、水體、土壤和生物體中。因此,二惡英被公認為是人類社會進入工業化之后的典型副產品。
由于二惡英對人類健康危害非常大,因而國際社會對此一向十分重視。許多發達國家通過杜絕各種二惡英污染源、二惡英污染物來實行優先控制。比如人們通過改進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爐的結構,安裝更先進的除塵裝置,使焚燒垃圾時產生二惡英的排放量大大降低;又如加拿大科學家通過運用先進的紙漿漂白工藝,控制生產過程中二惡英生成,從而使該國造紙工業二惡英的環境輸入量1993年比1988年減少了98%。可見,人類控制這“世紀之毒”——二惡英還是能找到許多有效辦法的。當然,對消費者來說,最可靠的辦法是:聽從衛生機構的勸告,不食用來自受二惡英污染或可疑污染地區的食品。
(責任編輯/錢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