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達權
澳督府是一座典型的、古色古香的葡萄牙式建筑物,坐落于綠榕婆娑、風光旖旎的南灣之畔,依山面海,環境優美。每當星期天,這里的參觀者絡繹不絕,除澳門市民外,還有不少外地游客。
澳督府為兩層樓房,以麻石砌成墻基,拱門石階。回廊暢通,左右兩翼各有陽臺挑出。紅色墻面,白色窗欞,通花欄桿,廊柱下方上圓。澳督府居高臨下,抬頭望去,頗顯古樸莊嚴。
進入澳督府底層大廳,只見白門金飾,富麗而大方。臺階、地板均由白底帶淡花紋大理石砌成,華貴而淡雅。大廳進去是會議室,這里是立法會議員開會的地方。墻壁上裝飾著黃、藍二色瓷片。室內有一排排座席,觀眾可以隨意坐到議員乃至主席的座位上拍照留念。
沿著大理石砌的樓梯拾級而上,二樓也有一個大廳。此廳寬敞古雅,擺著幾組鑲嵌云石的酸枝木椅,桌幾上置有名貴的中國花瓶,使大廳倍添典雅氣派,更顯得富麗堂皇。大廳里還有一支樂隊在一本正經地演奏西洋古曲,但似乎知音者寥寥無幾,而一般觀眾卻對里面的肖像廳和藍廳更感興趣。肖像廳墻壁上掛著40多幅人物半身像,畫的都是澳門歷任總督的肖像,按任期先后秩序排列。藍廳也是會議廳,顧名思義,其墻壁和地毯一概為藍色,給人一種靜謐安詳的感覺。這里還掛著葡籍畫家所繪的現代畫和掛毯,形成一種異國情調的藝術氛圍。
澳督府西側有一座花園,其景觀一如南歐的傳統風格。花園里盛開著不少奇花異卉,花園一隅有一個噴水池,據說終年噴水不竭。
澳督府原稱“南灣公館”,建成于1849年,較1855年落成的港督府還早幾年,由葡籍建筑師若瑟·多馬斯設計。連花園在內,澳督府共占地5萬多平方英尺,兩層建筑面積為1.7萬平方英尺。這個地方原來是余加利子爵的物業,但這位子爵不爭氣,在一場官司中敗訴,全部財產被充公,南灣公館也被公開拍賣。澳門政府屬下的一個公共財產委員會以20080澳門元買了下來,從此,南灣公館成了澳府的物業。歷史上的澳督府曾幾易其址,到1881年才遷入今日所在地。澳督府門前原先筑有圍墻,于三十年代拆除了。對面的堤岸上也曾設立崗哨,現在已成為歷史了。
步出澳督府,回望飄揚在樓頂上的葡國國旗,人們浮想聯翩。到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收回澳門主權之后,在這座美輪美奐的古老建筑上,五星紅旗將高高飄揚,而澳督府也會永遠成為澳門歷史的見證物。
(責任編輯/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