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至1935年,在張學良任豫鄂皖“剿匪”總部副總司令期間,出了一件當時轟動武昌的泄露軍情通紅軍案,案犯系張學良器重的中校機要秘書潘東周。張學良為蔣介石所迫,最后無奈地將其處決了。潘東周(在機要組的名字為潘文郁)何許人也?在“剿總”里一時無人能說清楚。其實,他是一個被捕自首過,后又重新入黨的中共地下黨員,與中共北方局特科聯系。一說他是中央特科的成員,直屬周恩來領導的。
遭受王明打擊報復,落難北平
潘東周,號文郁、問友,筆名冬舟,湖南人。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留學蘇聯,畢業于莫斯科中山大學,與王明同屆,與博古關系很好。在1928年7月共產國際召開六大的時候,潘東周曾擔任周恩來和鄧穎超的翻譯?;貒?,曾是李立三的得力助手,任中宣部秘書,主編《紅旗》。王明上臺后,他被派到北平,擔任順直省委宣傳部長。潘東周的調動,有人說是由于他與“立三路線”有關。其實,這與王明有很大的關系。
1932年3月王明從莫斯科回國。當時的組織部長是羅章龍,負責安排從蘇聯回國學生的工作。王明被分配到上海西區為中央秘密傳遞報紙。他大有懷才不遇的感覺,時時流露出不滿情緒,工作也逐漸消極起來。幾個月后,羅章龍把他提升為滬東區宣傳干事。但王明還是不滿意,于是只好又一次給他調動工作,調他到中共中央機關報《紅旗》當編輯,在潘東周手下工作。這一切都是在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
然而,久在蘇聯的王明,不了解中國的白色恐怖是個什么樣子,他經常身穿棉袍,圍著長圍巾,在上海的熱鬧地方逛來逛去,不久就被租界巡捕盯上了。一天上午,王明被英租界巡捕抓獲,他非常害怕和緊張,聲稱自己只是一個學生沒事逛街。一個巡捕告訴他,只要弄到一筆錢,就可以從巡捕房內保出來。王明喜出望外,想都沒想,立即寫了封信讓巡捕送給中宣部秘書潘東周,要他見信后給錢營救他出來。這件事完全違反了地下斗爭的紀律,潘東周前門接信,后門立即溜走,向中共中央報警。中央立即通知所有被王明知道地址的人迅速轉移、搬家,以防中敵圈套,遭到破壞。
巡捕沒有得到錢,自然不會放王明出來,還好沒有把他引渡到上海國民黨當局。此事被共產國際知道了,米夫委托“赤色救難協會”駐滬代表、瑞士人兼法官牛蘭夫婦出面營救,交了很多保釋金,總算把王明從巡捕房里領了出來。為此,王明受到了黨內警告處分,被調到總工會宣傳部當《勞動》報編輯。對這件事,他不但不從自己的身上找缺點,反而遷怒于潘東周,認為潘是在和自己過不去,故意小題大做,因此懷恨在心。
王明上臺后,以“立三路線”為名打擊原中央各部門工作人員,重新分配一些人的工作。因為當時順直省委遭到大規模破壞,出了大批叛徒,北方的環境十分險惡。王明派潘東周來到處于嚴重白色恐怖中的北平,無異于置之死地。在一次省委大破壞中,潘東周被捕入獄,自首后獲釋,并一度十分消沉。
潘東周與張學良以前毫無淵源。他來到張學良身邊,是黎天才介紹的。黎天才早年是共產黨員,曾長期在李大釗處工作,后被捕自首。黎當時是張學良的私人秘書,負責情報工作。“九·一八”事變后,中共北方局派人勸說黎天才為革命做些事情。黎同意了,而后確實不背諾言。潘東周與黎天才交情很好,在黎的支持下,翻譯過《資本論》的一部分,還代黎主持過《北方周刊》,宣傳抗日。中共北方局特科派吳成方找到潘東周,希望他為黨重新工作,他因此再次成為秘密黨員,并由黎天才推薦,作了張學良的秘書,主要做情報工作。后來,在張學良任鄂豫皖“剿總”副總司令時,潘來到武漢,在“剿總”機要組當秘書。他對共產黨的任務是爭取張學良抗日及搜集情報。
受張學良重用,展露才華
潘東周很有才華,受到張學良的相當器重。
潘主編《“匪情”辭通》這件事就是一例。當時,東北軍由華北調到華中“剿匪”,卻連續遭到徐海東領導的紅二十五軍的沉重打擊。在損兵折將的沉思中,張學良覺得有必要對共產黨何以如此強大做一番研究和探索,同時也在思考著一個問題:能不能和共產黨和平談判,聯共抗日?他責成“剿總”總部的機要組長黎天才,組織人力搜集有關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一些理論、歷史、人名、時間、名詞、用語等等資料,仿照《辭源》的體例,按筆畫順序,分部分類地編寫一本小冊子,取名《“匪情”辭通》,印發各部隊,作為分析了解紅軍情況的工具書。黎天才把任務交給了潘東周。潘每天上班把自己關在一個房間里,一面一支接一支地吸著紙煙,一面用鉛筆在便條上起草,大約用一周的時間,編寫完畢,送交張學良審閱。張學良十分贊賞潘東周的淵博知識,親筆寫了一篇序言。以后,這本《匪情”辭通》就成了張學良經常攜帶的書籍之一。
潘東周獲得張學良的信任和重用后,利用有利身份,積極為共產黨方面爭取政治權利。張學良被迫下野出國前,胡適曾領了一批美國法學家參觀國民黨反省院。一些政治犯用英語揭露監獄的黑暗,請求他們主持正義。胡適等在接受張學良的招待時,提出了這個問題。張學良趁機下令釋放政治犯。當時,中共北方局正在設法營救被關在反省院中的中共黨員,遂讓潘東周找到黎天才。在二人的辦理下,韓麟符、劉尊棋等6名共產黨員得到順利出獄。
張學良回國在武昌上任后,即召黎天才、潘東周,命黎天才組織機要處。黎薦潘任中校機要秘書,跟在張學良身邊。1934年武漢“剿總”參謀處為加強各“圍剿”部隊之間的聯絡,將所屬部隊的番號、團以上主要領導的姓名、兵力、駐地表印制成冊,作為機密文件,照例發給團以上的帶兵長官及“剿總”直屬的各廳、處、組。潘東周所在的機要組也按規定領到一冊,由他負責保管。他由此得以獲知豫鄂皖“剿總”全部機要。潘東周及時地另抄一份,通過秘密交通傳到蘇區,使蘇區確切地了解圍剿敵人部隊的兵力、分布情況,為打破敵人的軍事進剿立了一大功。
泄密事敗,從容就義
1934年底或1935年初的一天早晨,張學良突然接到蔣介石的火急手啟電報,要他將“剿總”秘書潘東周立即逮捕監禁。電文大意是:據駐北平憲兵三團、河北省黨部、北平市黨部密報稱:共黨河北省委破獲后,發現鄂豫皖三省總部機要秘書潘東周與匪勾結,證據確鑿。潘在黎天才掩護之下進行匪諜陰謀已久,著即一并來京。張學良按蔣電旨意從機要組辦公室帶走了正在工作的潘東周,拘留在武漢徐家棚的官邸里,食宿給予方便,人身也還自由。隨后蔣介石又發急電催辦此案,張學良感到很難辦,“剿總”內部人心惶惶。
一月后,案情逐漸查清。原來,1934年10月,中共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國民黨軍隊漸漸進占中央蘇區,在江西繳獲了部分紅軍的文件,意外地發現有鄂豫皖“剿總”參謀處印制的所屬部隊團以上主要領導的姓名、兵力、駐地表的抄寫本。這樣絕密的軍事情報出現在蘇區,顯然是武漢“剿總”內部的人泄露的。1935年初,中共北方局特科的楊青林叛變,供出了潘東周提供軍事情報的事。潘東周的身份于是暴露。
“剿總”參謀處印制的軍隊駐地表,是軍事機密文件,只發給團以上的帶兵主官,機要組按規定也領一冊,由潘東周負責保管。因此潘東周竊取軍秘里通蘇區,是無可置辯的事實。但張學良認為他是個有用的人才,試圖盡量保住他。因此張去南京開中央全會時,以“軟禁”的方式將潘東周、黎天才帶在身邊,試探南京方面的反應。張住在蔣介石的一個別墅的十來天,還讓潘東周講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
蔣介石把潘東周送出的軍事情報給了張學良,說:“不相信,還有他們的自己人名楊青林者,可以當面指證他?!辈雅藮|周案交給張,看他如何處理。張學良則拖了一段時間。武昌行營成立后,潘仍在張公館住著。潘東周向張學良表示不作聲辯,任憑處理。不久,蔣介石又來電報,說明理由,限令立即處潘死刑。接到蔣的電報,張學良并未立即執行,反而電復蔣介石請求寬恕減輕潘的罪行。此舉遭到蔣的嚴厲斥責,一連打來幾份電報,責備張學良疏于防范和執法不嚴,并指定要由參謀長錢大鈞監刑。
張學良也知潘東周難以幸免。他考慮,如果送往南京,潘還要受刑,萬一熬不住刑訊,勢將牽連其他人,更不穩妥。無奈之下,只好按蔣介石的意志在武漢執行死刑。張學良親自通知潘東周說:“委員長的脾氣很厲害,我不能保全你了。”問他有什么話說。潘聽了面不改色,態度從容。他連夜寫了3萬多字的自述,說明其脫黨以后的精神痛苦,并再次取得與中共黨組織聯系的經過。其中對共產主義運動的形成、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以及他為什么加入共產黨等等作了詳細的敘述:對累及黎天才表示遺憾,最后要求送他妻兒回原籍謀生。張學良看了這份自述,對潘的經歷和臨危不懼的態度十分感動,但終究未敢保存,將它銷毀了。潘東周伏刑后幾天,蔣介石派人前往武漢暗訪,證實潘被處決,這才放心。
張學良按潘東周的遺愿,贈了一筆川資,送潘的妻子兒女回湖南。張學良對處決潘東周一事深為惋惜和不安,曾說:“殺朋友是最不應該的,也是最難受的?!迸税赴l生后,中共北方局特科聯系張學良的線中斷了。
1949年武漢解放后,周恩來親自發電報到武漢,指示一定要找到潘東周的家屬,并作為烈屬對待。
(責任編輯 舒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