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邱保平
一位導演的話至今令劇雪刻骨銘心:我們目前處在中國電影低迷時期。中國電影曾經輝煌,并將再度輝煌。只是到那時,象你我這樣的電影人可能連鋪路石都不是……
劇雪從影十幾年來一直在忙碌奔波。平均每年一部電影、電視劇,還客串主持過百集電視系列片《電影與電影人》。她幾乎把一個女孩子最美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電影”。她也曾輝煌過。然而,成功的喜悅是短暫的,其中的辛苦根本不值一提,使她和她的同行們最為心痛的是眼下影業不景氣的殘酷現實。但這并不妨礙她對于電影的執著與熱愛。和她前后投身電影的那撥“姐兒們”,能癡心不改堅持到今天的已所剩無幾。其實,她本人也同樣有很多出國或嫁“款兒”的機會,她卻坦然面對那么多的誘惑。用劇雪自己的話說:“我對電影始終有著如同熱戀之中的感觸,而且越陷越深,無法自拔。無論是自己的作品還是別人的;無論是歷史題材還是現代的;也無論是國產的還是國外的,但凡是一部好片子都會讓我興奮不已。這種熱情遠遠超過自己對父母的親情?!?img align="lef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1999/07/29/qkimagesdyhkdyhk9910dyhk991015-1-l.jpg">
早在十四年前,十七歲的劇雪在北京地質學院附中讀書。家人一心希望她學醫。沒想到竟被北影導演王炳林一眼看中。在影片《父與子》里扮演二子(陳佩斯飾)的妹妹。當時,她對片場的一切都很好奇,只覺得拍電影挺好玩。兩年以后,在陳強老師的鼓動下,她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初試通過,復試落榜。生性倔犟的劇雪反倒跟自個兒較上勁兒。懷里揣著媽媽給的50塊錢,生平第一次離開北京,獨自一人去了上海。包括劇雪本人在內,沒人能夠悟到此舉是她寫意人生的重要一筆。許多年過去了,在上海戲劇學院應試的情景仍歷歷在目:臨陣磨槍,匆忙中劇雪練了幾首歌和朗誦,舞蹈“大紅棗兒”是姐姐教的。目睹了其他考生的精彩表演,她甚至連看榜的勇氣都沒了。正當她轉身要離開時,有人手指榜上的第一個名字驚奇地喊道:“劇雪,還有叫這名兒的?!敝骺祭蠋熽惷衷鴮⊙┲v:“你什么都不會,但很有靈氣;你是一張白紙,相當具有可塑性。知道為什么要當演員?演員濃縮生活,表演不同角色是常人所無法體會的。因此,這是極其神圣的職業。”從此,這“神圣”二字深深地鐫刻在劇雪心中。
“上戲”四年。畢業后重返北京,成為空政話劇團演員。片約不斷,人緣又好的劇雪,著實讓同學朋友羨慕,她也承認自己的確很幸運。“沒辦法,誰讓咱生來就和‘劇有緣么?!?/p>
如今,劇雪早已走出自己的“少女時代”,日趨成熟。她是這樣評價自己的:“成長可能需要一輩子。一生的過程是一個認識自我的過程,總是在不斷地否定和認識。我也有過失意,也曾在失望時試圖說服自己,我試過,沒用。我查尋了自己生命的全部‘參數,結果證實我的生命只屬于電影。純屬‘死不悔改者。惟有電影才是我畢生永遠不變的‘熱戀?!?/p>
圖:劇雪在拍攝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