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茅
醫學研究發現,人們常說的“建筑病”,可分為三種,即建筑物綜合征(SBS)、建筑物關連癥(BRI)和多元化學物質過敏癥(MCS)。建筑物綜合征是在人們遷入新落成或重新裝修的建筑物后,立即或數星期、數月內莫名其妙地生病,可迅速地在整座建筑物內居民中蔓延開來。不過,發病后一旦離開不良環境,來到室外空氣清新的地方,癥狀又會戲劇性地得到改善。建筑物關連癥則與此不同,主要表現為發熱、過敏性肺炎、哮喘、傳染性疾病等,即使離開致病環境,癥狀也不會很快消失,需經過治療才能恢復健康。多元化學物質過敏癥,主要原因是對室內空氣中的化學物質刺激人體,進而發生變態反應所致。
對“建筑病”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其罪魁禍首是室內空氣污染物,包括生物和化學兩大類。生物污染物源于死的或活的有機體,有細菌、真菌等。化學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甲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多達數百種,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家具、家用化學品、香煙煙霧及燃燒產物。要擺脫“建筑病”的困擾,關鍵在于減少或去除這些污染物,具體方法有三種:
1.減少污染來源 有強烈刺激氣味的建筑裝飾材料,是室內污染的主要來源。有些人認為,建筑材料干燥后釋放的污染物“微乎其微”,這是一個誤區。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室內衛生標準,醛類、醚類、酯類、酮類、萜類及芳香族化合物等污染物,其允許濃度僅為億分之幾,甚至10億分之一,是名符其實的“微乎其微”。事實上,用脲醛樹脂粘合的刨花板、膠合板、纖維板等,以及用脲醛泡沫樹脂制成的隔熱材料等,都會或多或少地釋放出這些污染物。美國的研究證實,在通風不良的15平方米房間里,如果使用超過0.6平方米的纖維板或3平方米的刨花板或5平方米的膠合板,其釋放出的甲醛濃度就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標準。因此,大量使用各種裝飾材料,進而導致“建筑病”,也就不足為奇了。此外 ,建筑材料釋放的污染物衰減極其緩慢,可在居室中存在幾年甚至十幾年,即使不誘發急性建筑物綜合征,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健康也會受到危害。
2.凈化室內空氣 采用空氣凈化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是十分有效的方法,特別在冬季供暖、夏季使用空調期間,空氣凈化器更是健康的“保鏢”。那么,應選用什么樣的空氣凈化器呢?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監測所根據多年的研究證實,選擇凈化器應根據污染物來源、污染程度和室內容積來考慮。如果污染物主要來自室外的懸浮顆粒物,可選用靜電式、過濾式或靜電-過濾復合式空氣凈化器。如果在新裝修或使用新家具的房間里,就必須選用填裝有活性炭的過濾式空氣凈化器,才能有效地除去甲醛、苯、氯化烴等有機污染物。如果有燒煤等,可產生二氧化硫、硫化氫等,則必須選用裝填有化學吸附劑的空氣凈化器。普通家庭空氣凈化器,選購風量為400~600立方米/小時就足夠了。
3.加強通風排“毒” 在新落成和重新裝修的建筑物里,應保持良好的通風,讓室外新鮮空氣來稀釋室內空氣污染物。在裝修后,應閑置一段時間,并加強通風,讓甲醛、苯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散發掉后再入住。如有條件,也可考慮通過升高室溫以加快排“毒”。室內燃煤等廢氣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應合理安裝排風扇。特別應說明的是,裝修房屋不宜在寒冷的季節進行,此時門窗緊閉,“毒物”排出緩慢,極易引發“建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