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做夢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大人小孩都會做夢,只是多少之分而已。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是眾所周知的事。例如,學生在考試前后,常會做有關考試的夢;當親人去世后,就會夢到親人死而復生。這不是所謂的托夢,而是經常思念的緣故。白天所見、所聞和所想,在大腦皮質中會留下一些興奮點。睡眠時,大腦皮質基本上處于抑制狀態,而這些興奮點則下意識地活動起來,夢便出現了。由于這些興奮點缺乏有機的聯系,加上睡眠中大腦暫時喪失分析批判能力,故夢多雜亂無章,甚至荒誕無稽。夢醒后感到好笑,但在夢中卻信以為真,以致痛哭流涕。在睡眠時,客觀刺激也可引起做夢。例如,在睡眠者的鼻旁灑點香水,他便會夢到在百花怒放的公園中游覽;如將東西壓在其胸部,他會做一個喘不過氣來的惡夢。
人的睡眠過程有兩個時相,開始是慢波睡眠,后轉入快波睡眠(異相睡眠)。這兩個時相可相互替換,但均可直接轉入覺醒。所謂慢波睡眠與快波睡眠,是指在睡眠時大腦皮質中分別出現慢腦電圖波與快腦電圖波。據研究,80%以上的夢出現在快波睡眠期,做夢即是快波睡眠的特征之一。因為,大腦皮質在快波睡眠期興奮狀態較高,較易出現夢境。若在整個睡眠過程中,快波睡眠所占的時間較長,做夢就會較多。
多夢本身不是病,只是興奮的痕跡活動多一些。但做夢時因情緒緊張,可導致心率和呼吸加快,有時骨骼肌的緊張度也會增加,特別在做惡夢時更是如此。因此,夜夢多了,會影響機體的休息,第二天精神不好,工作效率低。時間一長,必定有損健康。所以,必須設法改善睡眠的客觀條件(如安靜、舒適等)及主觀因素(避免憂慮與胡思亂想等),使夢少一些。除此之外,失眠也會導致多夢。因為失眠時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左思右想,難以入眠,這時更容易做夢。而夢多了,又會加重失眠,如此這般,形成惡性循環。不過,嚴重的失眠往往是由神經衰弱引起的,需及時就醫,找出病因,對癥治療。只要神經衰弱治好了,失眠也就不治而愈,夢自然就少了。可見多夢本身雖不是病,但它可能是某種病的反映,要及時注意。
要想睡得好,做夢少,有幾點值得注意:1心情開朗,精神舒暢,不要為瑣事煩惱,心靜自然容易入睡;2晚餐不要吃得過飽,否則,胃腸不舒服會影響睡眠,甚至會做惡夢;3睡前做做輕柔的健身操或氣功(靜養功);4睡前用熱水泡泡腳;5睡覺時按摩有關穴位(如合谷、涌泉),可促使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