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澈
人們都知道,我國古代有一位面色如青銅,心胸耿直,執法如山的清官包公。他的那種鐵面無私,不畏強暴,為民伸冤的精神,深受人們稱頌。包公的臉為什么那樣黑,則無人知曉。
那么,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臉色黑如灰的人呢?有,有一種人皮膚會慢慢地變黑, 但不是均勻地變黑,而是呈片狀、點狀青黑色斑塊沉著,無論使用什么樣的美容增白皂都無濟于事。更為糟糕的是,臉變黑,人也變得沒精打采,整天全身無力,難以勝任工作。
五年前的一天,我在門診坐診,一位30歲左右的男子拖著疲憊的腳步走了進來,在桌前坐下后好久未能啟齒。見他臉色灰黑,真有點像“包公”轉世。我猜測他似乎有難言的痛苦,在我的鼓勵之下,他向我訴說了一切。他是一位機關干部,以往身體強壯,也愛好體育運動。前年結了婚,育有一子,一切都是那樣美滿。但好景不長,近一年來,他發現自己皮膚逐漸變黑,體重一下子減輕了30千克,精神也越來越差,食欲減退,全身軟弱無力,工作難以勝任,家務事就更懶得動彈了,為此,妻子常常嘮嘮叨叨,尤其是近三個月還出現了陽痿,夫妻感情面臨崩潰的局面。真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說到這兒,他默默地流著淚。
我翻閱了他的病歷,他曾在皮膚科、內科、泌尿外科就診過,醫生曾懷疑他患有肺結核、慢性肝炎、黃褐斑、陽痿等癥。幾次肝功能檢查均為正常,胸部X射線攝片無活動性肺結核征象,血中睪丸酮激素降低。我給他作了檢查,全身消瘦,皮膚干燥,面色呈青黑色,唇、舌、牙齦有紫黑色斑點沉著,乳頭、乳暈有黑色素沉著斑,腋部、會陰部、體毛脫落,血壓偏低,為11.9/7.9千帕(90/60毫米汞柱)。這位先生的臨床表現歸納有四大特征:1消瘦無力,精神差,不能勝任工作;2皮膚及口腔粘膜有黑色素沉著,尤以暴露的顏面部、口腔粘膜,乳頭、乳暈及會陰部明顯;3體毛脫落,伴有陽痿,性功能減退;4低血壓,慢心率,心音弱。根據這些特征,我初步診斷他可能患了青銅病。隨即給他作了血、尿皮質醇、醛固酮等激素檢查及腎上腺CT檢查,檢查結果證實了他患的確實是青銅病。
那么,什么是青銅病呢?青銅病是1855年一位名叫阿狄森的英國醫生首先描述報道而命名的,后人為紀念這位醫生的貢獻,又將青銅病稱為阿狄森病。人體內有兩個腎上腺,分別位于左、右兩側腎臟的上端。它們是一種內分泌腺,其外層為腎上腺皮質,內層為腎上腺髓質。皮質可分泌醛固酮激素、皮質醇激素、少量雄激素和雌激素,它們能調節體內水鹽代謝、糖代謝、蛋白質代謝,以及黑色素細胞功能和性功能。青銅病患者可由于結核、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等疾病累及腎上腺,引起皮質萎縮和各種激素分泌減少而發病。
青銅病是一種少見病,由于人們對該病缺乏必要的認識,故容易漏診和誤診。青銅病進展較慢,輕者只感到消瘦無力、黑色素沉著,重者體質虛弱,抵抗力減弱,易傷風、感冒,乃至發生腎上腺功能低下的危象,或全身逐漸衰竭致死。因此,凡具有上述四種特征性表現者,或具有其中兩種,應該及時到內分泌專科就診,以便在早期獲得正確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