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奎雄
單純的長壽對現代人并沒有多大的吸引力,讓健康伴隨長壽的生活,才是普遍的要求。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積極健康的老齡化”,充分體現了時代的需求。那么,威脅老人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呢?我國衛生部最近報道,城市死因的第一位是惡性腫瘤,第二位是腦血管疾病,第三位是心血管疾病。這三類疾病的病死率共占總死亡率的61.86%。因此,防治這三各疾病成了老年保健的重點內容。
上述三類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其中,飲食營養的作用舉足輕重。說到營養,可能讀者想到的是糖、蛋白質和纖維至少,而對營養素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微營養素是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總稱,它們雖然不直接產生熱量,每天的需要量僅以毫克或微克計,但對防治老年期三大疾病卻有明顯的積極影響。
抗氧化劉腫瘤無法“超生”
在致癌物的作用下,正常細胞發生突變形成癌細胞,并無限制生長而形成的腫瘤。再則,癌細胞形成后,如果機體細胞的免疫功能減弱,不能殺死癌細胸,無力抑制其增殖,也會導致腫瘤發生和發展。致癌物是怎樣起到致癌作用的呢?
致癌物進入人體后需要經過氧化反應產生了氧自由基,才會使細胞發生突變。某些維生素如β-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等,能陰斷氧自由基產生的過程,減少氧自由基在體內蓄積;微量元素中的鋅、錳、銅、硒是抗氧化酶的成分,都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此外,β-胡蘿卜素、鋅、硒還有提高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和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聯手在我國河南林縣進行了6年的研究,結果表明,每天補充β-胡蘿卜素15微克,維生素E30毫克、硒50微克,癌癥總發病率下降8%,癌癥總病死率下降16%,賁門部門胃癌病死率下降24%。從上述數據可見,抗氧化的營養素對預防惡性腫瘤確有良好的作用。研究者還發現,給手術后及化療、放療的腫瘤病人服用微營養素,可減少化療、放療的副反應、調整其體內微營養素的平衡,促進康復和防止腫瘤復發。
降血脂,使血管難以“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與血中膽固醇,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濃度有密切關系。LDL受自由基的作用,可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直接損傷動脈血管內皮細胞,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使血管腔逐漸變窄,甚至發生阻塞。如阻塞發生在腦部,則引發腦梗死;若阻塞發生的心臟,可造成心肌梗死。抗氧化的微營養素可以減少氧化型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形成,所以對心、腦血管病有防治作用。
近年來,又發現血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濃度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嚴重程度成正比,而微營養素中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均能降低血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濃度。在河南林縣,研究者給3318名食管上皮增長(癌前病變)患者每天被充一粒由26種成分組成的多種維生素丸,為期6年。結果,不僅食管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明顯下降,而且腦血管病的病死率下降了40%。
一般說來,活動少或活動不便的老年人,食量較少,就不易獲得全面的微營養素,適當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制劑,也能獲得較好的效果。老年朋友們,在講究營養的同時,請特別關注微營養素這一“無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