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魚
前列腺增生癥,是老年男性常見的一種良性疾病。約有30%的男性病人,50歲之后就開始出現排尿異常的癥狀。起初不是很明顯,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僅發病的比例逐漸上升,而且排尿困難也逐年加重,使病人步入日益煩惱的處境,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因此,尋求用藥物有效地緩解癥狀,解除病人煩惱,提高生活質量,是我們在診療工作中聽到最多的呼聲。
市場上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藥物,比比皆是,雖然都是確實有效的,但是如果不了解前列腺增生癥發病的主要因素,以及不同藥物的作用特點,就可能徒費錢財總不見效,或者適得其反病情漸重不見輕。下面先介紹一下前列腺增生癥的主要發病機制。
前列腺是男性的生殖副性腺之一,它分成中央區和外周區兩個部分。其中央區是包繞在尿道四周的、對雌性和雄性激素均敏感的前列腺組織;其外周區是被覆在中央區外面的、只對雄性激素敏感的前列腺組織,所以當它們發生異常時會出現不同的病變。比如,前列腺癌主要發生在外周部前列腺的后葉;而良性前列腺增生癥僅見于環繞在尿道四周的前列腺組織。
雖然老年男性體內的雌、雄激素水平都下降,但相對而言,雌激素水平所占的比例要比年輕男性高,因而老年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受到雌激素的作用,中央區前列腺組織逐漸增生,且逐年加重。嚴重的前列腺增生,就足以造成尿道完全性的機械梗阻,造成急性尿潴留,即尿液不能排出。不過,這種情況并不常見。大多數病人屬于有不同程度的梗阻,出現尿頻、尿急、排尿緩慢、尿流變細、尿意不盡等異常。還有一種常被忽視的、比較常見的發病因素,即控制和協調排尿過程的神經出現功能性紊亂。從解剖和生理角度分析,分布于膀胱逼尿肌、膀胱頸部平滑肌和尿道括約肌的神經,出現功能上的紊亂,發生一系列排尿困難的癥狀。在特定的誘發因素作用(如飲酒、受寒、勞累、感冒、房事或尿路感染后)下,尿道可出現血管充血、血管栓塞 、粘膜水腫等,甚至導致不能排尿,發生急性尿潴留。這時膀胱極度膨脹,病人坐立不安,痛苦萬分。此時應立即導尿,以解燃眉之急。
從上述介紹,讀者可以明白治療前列腺增生癥,要三管齊下:1縮小中央區前列腺的體積,以消除尿道機械性梗阻; 2解除那些支配并協調排尿功能的神經紊亂狀態,使排尿過程正常化; 3盡可能避免那些特定的誘發因素。
目前,能使前列腺體積縮小的藥物,主要是5-α還原酶阻滯劑,如保列治。在醫生指導下,病人一般用藥6個月后前列腺就能明顯縮小,排尿異常可明顯改善。α-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如桑塔、哈樂、馬沙尼、高特靈等,對膀胱三角區、前列腺以及后尿道有特異作用,可使尿道平滑肌、膀胱頸部的平滑肌松弛,降低尿流的阻力, 同時增強膀胱逼尿肌的張力,使病人的排尿困難明顯緩解。急性尿潴留的病人,在留置導尿管導尿的同時,還可服用α-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和泌尿道消炎藥物,7~10天后拔除留置導尿管,絕大多數病人即能恢復自行排尿。但是,用藥物治療前列腺增生癥,充其效果也只是一種漸進性地解除后尿道機械性梗阻,改善膀胱和尿道的功能,以緩解癥狀。對病人來說,更為重要的是要經常與醫生配合,仔細觀察病情的發展,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