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亞明
“非淋”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簡稱,是與淋病不同的一類性病。它們的不同之處在于,淋病的致病菌單一,即淋球菌,而“非淋”的致病菌則較多,包括沙眼衣原體、尿素分解支原體等;淋病的急性癥狀明顯,主要有尿痛、流膿等,而“非淋”多出現在淋病治療后,癥狀復雜且遷延不愈。正因為如此,很多“非淋”患者都經歷過漫長的求醫之路,有些因久治不愈而喪失信心,甚至產生輕生念頭。這里,向大家介紹一個病人的經歷——
山西運城農民李某,到省城太原購買農機器具時,投宿在一家小旅店。小店中一女子主動投入懷抱,他便風流了一回。一個月后,他再次到太原時,重溫了舊夢,心中好不得意。然而,好景不長,不久他發現龜頭有點紅腫、尿道不舒服,而且在一點點加重,龜頭和包皮上出現許多紅色小疹子,并有大量白色污垢,尿道刺癢,如螞蟻爬行,偶有分泌物排出。他心里明白,這些癥狀都和小店女子有關,是一筆“風流債”。
后來分別到過幾家診所和醫院,先診斷為淋病,以后又診斷為非淋菌性尿道炎。在太原的一家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因花費太大,就轉到一個小診所治療。反復治療了幾個月,病情時輕時重。不到半年,他賣了四輪車,當了賴以生存的修理鋪,一個曾是當地頗有名氣的小康之家,如今背上了不少債務。在舉債治病的同時,精神上的折磨也使他覺得生不如死,只是念及老婆和孩子,他才沒有邁向“死”這一步。
后來李某到我院就診,我們給他做了檢查,確診為白色念珠菌性龜頭包皮炎和滴蟲性尿道炎,確屬非淋菌性尿道炎。李某和他妻子在我院同時接受治療,半個月后雙雙痊愈出院。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致病菌有很多,對藥物治療的敏感性也有所不同。僅知道不是淋球菌引起的還不夠,更何況很多病人從未聽說過“非淋”這種病,更會帶來不必要的誤解。因此,要治療“非淋”,首先要取尿道分泌物化驗或檢查泌尿系統,以明確到底是哪種致病菌引起的。很多人患病后,希望能用些進口藥、“高級”藥,以盡快擺脫煩惱,但往往欲速則不達。我們曾遇到過一位病人,他接受幾次“特殊服務”后,染上了“非淋“。用了多種進口藥,花費近五萬元,可癥狀依舊。
“非淋”容易合并前列腺炎等慢性病,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綜合治療。有時即便病人體內致病菌被消滅了,可不適癥狀依然存在,說明精神心理因素在其中也起一定作用。因此,最好取尿道分泌物做藥敏試驗,然后選用敏感藥,合理使用,不一定是越貴的藥越有效。同時,還要兼顧藥效、病人的承受能力等。我們曾試用以四環素、氧氟沙星、復方新諾明片等為主,并配合使用藥效明確的中成藥,使很多病人得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