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寅
我是小姐妹中最早做媽媽的。聚在一起時,姐妹們總纏著要我說說生孩子的感受,好讓她們有思想準備。我的女兒降生還算順利,可是真要講起來,也一言難盡。
1998年新年剛過,由于妊娠高血壓和高血糖,我比預產期早兩星期就住進了醫院。沒想到,小家伙也性急,才進醫院,我就見紅了。可兩天過去了,卻光打雷不下雨。第三天上午,醫生檢查之后對我說:“今天就給你放米索(米索前列醇,經宮頸注入宮腔內、羊膜腔外,可引發子宮收縮)。”哇,這意味著我今天就要做母親了,我又興奮又害怕,想起昨天一個病友說,放米索很痛;而且,萬一自己養不出來,要做剖腹,真可怕……不容我多想,醫生來了,再怕也得上。“好了。”隨著醫生一句話,藥已放完了。大概是醫生手腳麻利,我一點兒也沒覺得不舒服,心就放下了一半。接下來,就是等待動靜了。
午覺醒來,我終于隱約感到有些腹痛了,但很不規則,間隔一會兒長,一會兒短,疼痛也一會兒重,一會兒輕。下午一點半,護士來通知我進產房檢查。我以為這一進去就得生了,誰知做了些檢查后,醫生仍讓我回病房等待,到四點半再來查。
以后幾小時里,我的腹痛漸漸明顯起來,聞訊趕來的先生不停地安慰我。到了四點半再進產房時,我已感覺腹痛一陣緊似一陣。剛在床上躺好,就聽見旁邊有一位病友在大聲呻吟。只聽她懇求護士說:“再給我打針杜冷丁吧!現在要是有瓶毒藥,我一定喝下去!”護士好言撫慰,讓她安靜下來。一會兒,又聽她說:“我想大便。”護士拿來了便盆,她卻怎么也拉不出。護士安慰她說:“別急,你現在的便意是臨產征兆。”聽著這些,我心中真緊張。一緊張,更感覺腹痛加劇。還好,醫生來了,檢查后說:“你現在的宮縮還不夠,再出去走走,到六點半再進來。”于是我又回到了病房。
該吃晚飯了,我的腹痛更加劇烈,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想到生孩子要用力氣,只好硬著頭皮將飯菜塞進嘴里。好不容易咽完飯,先生勸我出去走走。我捧著肚子才走了兩步,就痛得撐不住了,渾身直冒冷汗。“護士!護士!”我嚇得直叫。護士跑來一看,讓我趕快進產房。
待產室內空無一人,地上一大灘綠水。原來醫生和助產士都在產房里,仍然圍著那個產婦忙,看來她碰到麻煩了。我看看沒人顧得上我,也管不了許多了,自己掙扎著爬上一張床躺下。此時,我腹痛一陣緊似一陣,身邊一個人也沒有,產房里不時傳來尖銳的器械撞擊聲、緊張的低語聲,我害怕極了。開始,我還盡量忍著痛一聲不吭,可不久,我竟想要大便了。我想起護士說的臨產征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叫起來。助產士聞聲沖過來,一看就大叫:“頭發都看見了,快進臨產室!”
我在助產士的攙扶下進了臨產室,好不容易爬上了產床。醫生剛趕過來,我就覺得一陣撕心裂肺的劇痛,一陣輕松,一團東西掉了出來。助產士眼疾手快,一把接住了我的女兒。聽到女兒響亮的哭聲,我總算松了一口氣。接下來縫傷口時,我已經麻木了,因為這再疼也比不上前面的陣痛厲害。
沒想到怕這怕那,事到臨頭卻那么簡單。現在我總是對女友們說:別太緊張,現在醫療條件比以前先進多了,醫生、護士的態度也比以前好多了;只是,生孩子要作好熬痛的準備。
也許,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當小姐妹們生孩子的時候,身邊的醫護人員會多一點,她們能得到更周到的看護和照顧;待產室內會允許有家屬陪伴,減輕她們的緊張情緒;待產室和臨產室分隔設備會好一點,使她們少一些干擾和不良氛圍感染;還有,醫生會想辦法減輕她們的陣痛。如果能這樣,她們也許會覺得:生孩子是女人的一種幸福體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