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陌
傅正建笑的時候,很古典,很女人味。很難想象這樣一個纖弱的女性,居然會在高新技術領域里獨樹一幟;也很難想出有比“移花接木”更恰切的詞匯,來形容她的那套神奇的軟件。

大開眼界的“還春術”
1999年3月,本世紀最后一個婦女節的前夕,上海市婦聯主席孟燕⒕儺辛艘桓銎木吖婺5牧誼活動。出席的對象皆為身居要職的女性領導干部,平時公務冗繁,偶爾擠出半日閑,主辦者煞費苦心,盡可能為姐妹們提供周到的服務。
傅正建在那兒搭了一個“舞臺”。
這位上海中新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親自出馬,說明她很注重此次公益性的亮相。就像她時時施展頗具魅力的微笑一般,她也牢牢把握任何施展自己產品魅力的機會。一臺電腦,一臺打印機,一臺數碼相機,一摞供選擇的精美圖片,便開始搭臺唱戲。
第一位接受服務的對象是市婦聯機關黨委的領導彭三寶。數碼相機攝下彭女士的頭像,然后與電腦圖庫中事先選好的影像合成,再巧妙地修掉她臉部歲月風霜印刻下的痕跡,卻又修飾得絕無雕琢氣,而似還其本真。從打印機里緩緩輸出的大彩照上,彭女士長發披肩,儀容端雅,儼然一位風韻溢然的貴婦人。細加端詳,分明還是彭女士本人,只是高科技的電腦手段魔術般地牽回了彭女士流逝的韶華。
圍觀者發出一陣驚喜的贊嘆。她們中的大多數人已經青春不再,她們的青春毫無怨悔地獻給了忠貞不渝的事業,再加上歷史條件的限制,她們并沒有留下多少足以喚起青春時代驕傲回憶的青春倩影,她們的心里或多或少有著青春的遺憾。然而,眼下的“還春術”雖然是虛擬的,卻可以為她們追回一個青春夢。
這些平時在單位里一言九鼎、位高權重的人物,此時竟像少女一般嘻嘻哈哈地挑選著自己鐘愛的形象設計,然后排著隊照相。金橋集團的黨委書記孫女士,神態酷似電影演員祝希娟,她為自己選了一張婚紗照。上海靜安區委宣傳部的兩位部長,各自選中了一張很“酷”、很奔放、頗似當紅歌星張惠妹的造型設計。上海市女法官協會的副會長盧方,平時開堂審案威嚴凜凜,此時挑中的卻是很嫵媚嬌憨的形象。她們都是在圓一個潛藏心底的夢。
上海盧灣區政協的翁主席,同樣懷揣著一個夢,一個失落在31年前的夢。那時她剛剛大學畢業,和先生華煜銑甚至未能從容地度蜜月,她便去了黑龍江的方正縣,青春年華的甜蜜和苦澀,分居兩地的相思和牽掛,都記載在至今保存完好的魚雁傳書里。翁女士帶來了一張黑白的結婚照,那是她和華先生在結婚當日照的,照片上的她素麗純樸,華先生則顯得拘謹,兩人都佩戴著毛澤東像章。這是一幀泛黃的照。翁女士要用當年的青春容顏,制作出一幅很現代很浪漫的婚禮合影,她要給現在擔任華東師大副校長的先生一份驚喜,同時也為自己彌補一份缺憾。
擔當主角的傅正建來回照應,忙得不亦樂乎。她能讀懂這些女性的心情故事,她的心里也在時時涌出深深的感動。人生何嘗不是一次美麗的圓夢的過程,圓了這個夢,還會有新的夢要去圓;自己的夢圓了,還要去圓別人的夢,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此時此刻,傅正建很為自己的“移花接木”術感到自豪。
逛商場逛出來的靈感
傅正建一直很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了計算機專業。要知道那還是在80年代初,計算機在人們的印象中還是極為神秘極為遙遠的龐然大物。很難說傅正建具有很天才的超前意識,也許只是一種命定的緣份,一種潛藏的機遇在提前叩門,但不管怎樣,這次選擇肯定是她后來走向輝煌的一個漂亮的鋪墊。
傅正建選擇了計算機專業,讀的是成人高校,那時她還是某軍工企業的職工。等她完成學業回到廠里,廠里由軍工轉向民品,開發腎結石粉碎的計算機控制,傅正建這才有了一席用武之地,她負責膽結石部分的程序設計。此時,她和醫院有了接觸,這是個不容忽略的細節。
當初的同學都紛紛下海了,有的嗆水,有的卻游得很歡暢。相比之下,廠里顯得很封閉、很寂寥。傅正建覺得離父親帶給她的“廠長夢”,離母親的家族帶給她的“實業夢”,似乎是越來越遙遠了。
卻不料,命運之神正悄悄地向她招手。
那年初夏,傅正建去大連出差,閑暇時和女同事一起逛商場。這座海濱城市養育了風姿綽約的大連女,但一些當地女性的化妝卻不敢恭維。傅正建腦中突然電光石火般一閃,積淀已久的朦朦朧朧的意識豁然開朗:何不利用電腦手段搞化妝美容的指導!
傅正建頗有幾分舍我其誰的豪氣。
“射手座”出擊
按西方的星相,傅正建屬“射手座”。有關“射手座”的評語是:喜歡冒險,不喜歡重復過去,有創新意識和豐富的想象力。
我們不必去糾纏“星座論”的無稽或者有理,姑妄言之姑妄聽之,至少對“射手座”的評語,與我們的主人公頗為相合。傅正建辭去公職,躍入商海,成立中新電子公司,注冊資金僅區區十萬。半年之后,傅正建便開發出公司的第一套軟件:“電腦美容整形顯象系統”。當時上海正舉行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傅正建攜著她的新成果去參展。
鄰近展臺展出的是套美國的相似產品,定價五萬美金。因其先期已營造了頗為浩大的廣告聲勢,因此展臺前人氣很旺。傅正建微微一笑,亮出了自己的價目牌:八萬人民幣。兩套產品,質量在伯仲之間,價格卻大相懸殊,聰明的消費者便呼啦啦涌向中新公司的展臺。
這套美容整形系統,幾乎全國的大醫院都買了。
東北一家大醫院的整形科專家用上這套系統后,施行的第一例手術是為一名年輕男性開嘴唇。那男子五官搭配其實很諧調,卻偏要把自己的嘴巴“開得大點”。主任見他態度堅決,便用電腦向他顯示,左右兩邊各擴大兩毫米的效果。后來的手術結果與摹擬顯示一般無二,雙方皆大歡喜。這位整形專家稱此套系統為“功德無量”。何故?術后效果術前摹擬顯示,能達到最佳的手術效果,醫患之間的糾紛大大減少。
北方A醫院在整形界頗有名氣,有趣的是,他們整形的鼻子有固定的模式,圈內人一看便知,這是“A醫院的鼻子”。現在有了傅正建的軟件,無論鼻尖、鼻翼、鼻梁,皆可隨心所欲、收放自如,變化多端地設計,按圖“施工”,可謂百花齊放,“A醫院的鼻子”便也退出江湖了。
初戰告捷,傅正建又瞄上了“電腦美發選發系統”,為此找上上海一家著名美容城,商談合作意向。此時,這家美容城已與某大學聯合開發這一系統,投入了十幾萬,卻進展緩慢。那位接待的副總經理不相信傅正建的公司能搞出來,提了個苛刻的條件:一周內看效果。傅正建沒有讓他失望,一個星期白天黑夜連軸轉,硬是拿出了“樣品”,電腦顯示的發型效果光澤動人,絲絲可辨。那位副總經理服了,當即拍板。
1995年的夏天,傅正建推出了她的“電腦美發美容系統”,引起轟動。電腦就像一位高明的魔術師,變幻莫測地隨意為你變換發型,讓你眼花繚亂,心馳神追,幾乎每變換一個發型,你都會驚喜地發現一個新的自我。率先使用這套軟件的美容城頓時門庭若市。上海人講“噱頭,噱頭,噱在頭上”,哪個愛美的女人不想讓自己“噱頭”一點!傅正建計劃將這套系統推向商業服務領域,那該是一個何等巨大的市場呀!
“電腦美發美容”最終成了各大百貨商店的景致。時髦的女性和年青的姑娘,在攤位前試試發型妝,再打印幾張照片回去,也不失為一種消遣和時尚,何況價格并不貴。溫州一位女理發師,頗具慧眼,先后買了四五十套“電腦美發美容系統”,招些年輕的姑娘,稍稍培訓后便派駐到各地的百貨商店去。原本是新奇的東西,自然吸引人來以身試“發”。
“那位理發師現在已變成大款了,錢賺得比我還多。”傅正建說這話時秀目含笑,十分得意。
還有個馬來西亞的華商,開了家“美而美電腦形象設計室”,謀生的手段就是靠傅正建開發的系列軟件。那華商常常打電話向傅正建問好,閑聊幾句便話鋒一轉:傅老板,拜托了,多開發些新軟件,我們吃飯就靠你了。走向世界的足跡
從十萬元起家,發展成一個集科研、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傅正建可謂步入了人生的輝煌期。幾年來,傅正建和她的助手開發出了“數碼藝術影像系統”、“電腦形象設計系統”、“電腦美容美發系統”、“電腦美容整形系統”等四大類產品,將科技成果推向了美化生活、提高審美情趣和普及高新技術應用的廣闊市場。每年接受中新公司產品服務的對象約有150萬人次,產品不僅遍布中國大陸,還出口至亞洲、大洋洲、美洲,實現了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創匯。
傅正建不該有什么苦惱了。看看她們的榮譽:“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上海市四新產品博覽會金獎”、“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看看她的頭銜:市人大代表、市工商聯執委、市婦聯執委……她還應邀出席了在西班牙舉行的1998年世界管理大會。
面對盜版的“弱者”
一個處在事業巔峰的成功女人,偏偏很苦惱。她和她的軟件,時時處于盜版者的槍口之下。南方一家公司購進她的新軟件后,設法解密,然后瘋狂復制,大發不義財。傅正建何嘗沒想過打官司。有具體的侵權單位,有確鑿的證據,按理打官司是穩操勝券,但在目前國內法制尚不健全,地方保護主義勢力強盛的情況下,打官司又談何易啊。面對“盜版”,她的名字叫弱者。但傅正建決非忍氣吞聲的弱者,在1999年2月召開的上海市人大代表會上,她提交了一項《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效執法體制》的書面意見,大聲疾呼:上海要發展知識經濟,軟件產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必須結束企業之間的不公平競爭狀態,不能再讓盜版的不法分子逍遙法外。此提案引起與會代表的一致共鳴。一位市領導當即表示,要把這個意見帶到北京去,以引起全國的關注。傅正建笑得很開心,她相信抑制“盜版”在中國不會是個永久的神話。
晚上六時回家的女老板
傅正建的麾下博士、碩士人才濟濟,她自己也取得了MBA學位。她說她想把公司辦成現代化的企業,打算在三五年內讓年輕的精英來接班,自己退到董事會,不再參與具體的經營管理,只把握公司的大方向。傅正建談這個構想時,神情很平和。
傅正建說等她退下來了,她要組織起一個老年民樂團,她還是搞她的老本行:敲揚琴。這位當年的業余演員,說這番話時面容很恬靜。
她說她得到了社會的認可,特別是母親的認可,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興趣和事業找到了一個最佳的契合點,她為此深深地感謝生活對她的恩賜。傅正建這么說著的時候,眼睛閃爍著真誠。
待到她說到兒子和丈夫,我能感覺到,她的每一個字都在跳動著幸福。那天往她家里打電話,接電話的丈夫說,你六點鐘再打來吧,那時她準回家了。我很驚訝,商場如戰場,又是名利場,歡樂場,我還從沒聽說過哪個大老板這么早就回家的。后來用電話試了幾次,果然,傅正建六點鐘準時回家。她說,我是董事長,但我還是我丈夫的妻子,我兒子的母親,我更注意我承擔的后面兩個角色。她盈盈笑著說,對一個女人而言,當個好母親,好妻子才是最重要的。她又絮絮地說起了兒子。是的,兒子才是她這一生最得意的作品。兒子是藝術專業的學生,熱愛電腦動畫,將來要搞《玩具總動員》這樣的大制作,雄心勃勃。兒子并不買母親的帳,常常頂撞母親,和母親辯論,誰也說不過誰時,便“扭打”在一起。但這是怎樣一種令人羨慕的親情洋溢呵!
接觸過很多事業發達的成功人士,但他們的情感世界卻往往顯得蒼白,光環的背后總是投射下一片陰影,成功和缺憾如影相隨。而傅正建,命運真的對她特別厚愛,難怪這個步入中年的女性,還這么年輕美麗,楚楚動人,一如她的“移花接木”的電腦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