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
室內裝潢的風格是要依主人的文化層次、藝術品位及經濟條件來決定的。如何在經濟實惠的條件下做到別具特色,可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作為一名國畫家,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的張培礎教授的室內裝潢可謂盡顯其繪畫藝術風格。精致的木質天頂角線環繞整個廳、房。既簡潔劃一、又不乏立體感,配以柔和的燈光,使人聯想到了三四十年代的歐式洋房。廳房、地板、陽臺及一切木質器具采用統一的深柚木色調,一派古色古香。最妙的是廳中央的那扇隔斷,完全效仿中國的雕花民間窗,鏤空的窗不但區分了客廳與餐廳,更營造出一種若即若離、忽隱忽現的視覺效果。在隔斷底部置一座古鐘,古鐘兩旁一對聳立的銅鶴,盡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對稱美,而一盞古式銅燈,一副竹刻,讓人疑心走入了《紅樓夢》的世界。
如張教授所言,他的室內裝潢主要是體現了一種“包容中西的懷舊心態”,使人感受到參差對照的美。中西文化的展現在他的居室中并非涇渭分明,而是相得益彰。在他現代派的客廳中,歐式的真皮沙發前配上一個優雅的幾案;在傳統文化氣息很濃的餐室里,又別出心裁地用一個盡顯異域文化的壁櫥來點綴,鏤空的隔斷使它們一脈相通。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融洽,可謂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在居室的不同角落里,各種盆栽不容忽視,它們枝葉間流動著的是生生不息的文化氣韻,與整個室內的家具相映襯,可謂靜中有動,動中顯靜了!大面積的白墻上被巧妙地綴以掛盤、書畫、木雕、竹刻……整個居室透露著一股典雅、精致、穩重,又不乏溫馨、祥和的氣息。
對于燈具的選用,張教授也匠心別具。無論是吊燈,落地臺燈抑或壁燈,都在整個居室的布局上不經意地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在中西并容的大氛圍下,從不同角度散發出的淡黃的燈光,不僅增強了室內的立體感,烘托了居室的溫馨感,更有一絲淡淡的懷舊情致蘊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