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善瑤
本例中的長殺很像排局,頗有欣賞價值。
請看圖1及其循環著法。紅方第一步棋炮五平二是明殺;第二步炮二平五則是暗殺:伏兵四進一!將5平6,兵三平四,將6平5,兵四平五,將5平6,兵五平四殺!識別這一殺是需要一定棋力的。
黑方兩步動炮則是長攔。
裁定:雙方為長殺對長攔,判紅方必須變著,不變作負。
圖2是1998年11月在天津舉行的第四屆“棋協杯”賽出現的一個實戰案例,紅方是江蘇新秀項陽紅,黑方是第九屆“棋友杯”冠軍、沈陽青年棋手張石。圖面局勢紅方多一馬,如果中馬再跳兩步即可入殺。黑方少子缺象形勢很不妙。為此黑方利用規則巧設圈套,引紅方入彀而謀得和棋。紅方則被當時的優勢所迷惑,失去了警惕,因而誤入陷阱,請看實戰著法。
紅方因勝勢在手,不肯兌子,兩步進馬莽撞出擊。黑方首著車8進3著法隱蔽,為形成循環局面悄悄地做著準備。在雙方所形成的三次循環局面中,黑方車8平7是殺:欺紅車不能離線,伏下一步車7進6,相一退三,車6進3殺。黑車7平8這一步棋是明殺,黑方兩步為二殺。
紅方兩步動車也是殺:預計下一步車進九將軍,將6進1,馬七進六將軍連殺。令人贊嘆的是,這時紅車還不能平一,否則黑方連車三將成“三把手”絕殺。這就逼得紅方無著可變,雖不情愿,也得眼睜睜地因“長殺對長殺”而判為和棋。
紅方賽后說,他當時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兩步動車也是殺,還以為只是黑方單方面長捉車呢,否則早就變著了。
說到這里,筆者還得向棋友們提醒一句,當時規則有這么一條規定:“雙方走棋出現循環反復已達三次,符合棋例中不變作和的有關規定,可由任何一方提議作和,經審查局面屬實,即使另一方不同意,裁判員也有權判為和棋。”1999年規則對此更加明確了,凡屬判和的案例,只要已滿“三次局面”并且一方提出裁決要求,就算對局結束,誰想再變著也都不允許了。
本例中的項陽紅如果早能意識到此局屬“二殺對二殺”類型,說什么也不會同對方稀里糊涂地走滿“三次局面”,只要提前一變著,這半分不就到手了嗎?
本例中的循環著法由三個回合構成。黑方首著棋炮2平3是殺;炮3平1也是殺;炮1平2還是殺,黑方為長殺。
紅方車八平七是攔;車七平九是捉炮;車九平八也是攔炮,因炮有根。紅方的三步棋是一打二閑。盤面上早已存在的紅炮捉黑車及黑馬不在循環著法之內,不予考慮。
裁定:雙方為長殺對非長打,判長殺的黑方必須變著,不變作負。本局棋實戰中黑方變著后因少子最后失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