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爭鳴
新聞采訪意志是指記者根據采訪的目標,在采訪過程中自覺地實施、調節和控制自己的采訪行為,不斷排除干擾,克服困難,以完成預定采訪任務的心理過程。對任何一位新聞記者來說,采訪都是一個艱苦、細致、持久的腦力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過程,要求有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
采訪意志的體現
意志作為一種心理過程,總要從言行上表現出來,心理學上“稱意志行為”。堅強的采訪意志是實現意志行為的根本保證。一般來說,在采訪過程中良好的意志品質主要包括這樣三個方面:
首先是記者對采訪目的有明確而深刻的認識,能自覺地投入采訪活動,以達到既定的采訪目標。記得1997年,前波蘭總統克瓦西涅夫斯基來上海進行外事訪問,其間他要去申花足球俱樂部看望他的老鄉、申花足球隊的波蘭籍主教練安杰依。此事沒有安排新聞單位報道,記者可以不去采訪。但有的記者出于對這件事的敏感,還是決定前去采訪。他在向領導匯報后直奔現場,發現只有波蘭電視臺的記者,而沒有中國的記者。結果克瓦西涅夫斯基和安杰依接受了記者的獨家采訪,事后這條新聞受到多方好評。新聞采訪的自覺性是一種可貴的意志品質,它使人能自覺地調節自己的采訪行為,完成既定的采訪任務。
其次是控制和約束自己的言行,這在心理學中稱之為“自制力”。它表現在這樣兩個方面,一是迫使自己去完成應當完成的采訪任務,時常提醒自己去執行已經做出的決定;二是善于抑制干擾新聞采訪的欲望、情感,如戰勝惰性、抵制誘惑等。筆者熟悉的一位記者在處理去“飛機場接人”一類的新聞時,給自己規定的第一個鏡頭,就是飛機到達機場和被采訪者走出機艙的鏡頭。在通常情況下,電視記者是不允許進入停機坪的。對于記者來說,在旅客出口處進行拍攝也完全可以。記者如要偷懶,只要有采訪對象抵達上海的一般鏡頭,就可以交差了。但他還是想方設法,克服困難,“闖進停機坪”。所以,他攝下了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抵達上海的第一個鏡頭,攝下了香港回歸祖國第一次組團參加全運會的代表團團長霍震霆到達上海機場的下機場景,也攝下了英格蘭超級球隊曼聯抵達上海機場的現場鏡頭。而且霍震霆一下飛機,對著鏡頭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歷史性的參與”。
第三是不斷提高與采訪過程中的種種困難作斗爭的能力。善于克服采訪障礙、不怕挫折、堅韌不拔。記得有三位記者在1998年曼谷亞運會的前期報道中,一踏上泰國曼谷的土地,從乘第一輛出租車多付500泰銖開始,就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由于是前期采訪,沒有任何人接待,組委會也不接受采訪。但前期采訪的專題片已經排在播出表上,對于記者來說,已經沒有退路,必須在短短7天時間里按照既定的計劃去實施。為了采訪到泰國副總理、亞運會組委會主席披猜,泰國奧委會主席、亞運會組委會執行主席切塔上將,記者就拿著一張曼谷地圖,扮演著“偵探”的角色,多方打聽他們可能去的地方,然后一呆就是幾小時甚而十幾個小時。就這樣,這屆亞運會的主要領導都在舉辦亞運會的現場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達到了記者前期采訪的目的。有毅力的記者是經得起在采訪中可能出現的失敗和挫折的。
采訪意志與舊經驗舊習慣
意志在記者采訪過程中的作用雖非時時可見,但結果會清楚地體現在記者的報道業績上。在新聞機構,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采訪意志頑強的記者比缺乏意志的記者在業績方面要好得多。
在采訪過程中需要堅強的意志,還因為有些記者往往有惰性,習慣于根據舊經驗、舊知識分析看待問題,要求他們立即運用學得的新知識和新理論來分析、判斷問題還比較困難。新的知識對于舊知識、舊理論有一定的差距,要納入原有的知識體系,常常會在思維上產生一些矛盾沖突,增加思維強度,這就使人的大腦易于疲倦。如果沒有堅強的采訪意志和毅力,就難以承受逐步增加的思維負荷。
掌握和運用采訪策略和方法也存在意志方面的問題。有些記者了解了新的采訪策略和方法,往往一試之后就棄而不用,明知許多舊的采訪習慣不適合新的采訪內容,但就是改不了。在如今的電視新聞采訪報道中,這樣的矛盾相當突出:攝像的只管拍,記者只管寫,編輯只管編。記者的想法攝像不清楚,攝像拍了些什么,記者也不知道,因此,自然會產生鏡頭語言和文字語言的矛盾。對于電視記者來說,理解鏡頭語言很重要,與攝像進行溝通也很重要,但這對于一些思想懶散的記者來說有點費神。惰性往往使一些記者又陷入了舊方法、舊習慣之中。因此,缺乏頑強意志的人,明知前方的路是正確的,但由于障礙和困難,結果是望而卻步或半途而廢,再好的采訪策略與方法也難以馬上產生效果。
影響采訪意志的諸因素
良好的采訪意志品質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實際工作中長期培養和鍛煉形成的。在新聞采訪意志的形成過程中,有許多主客觀因素具有制約作用。
首先是新聞記者對采訪目的的認識、采訪過程的了解和對采訪策略的掌握程度。記者有了明確的采訪目的,才會有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動“法則”。在1999年度上海有線電視臺的新聞評獎中,體育頻道有一條反映全民健身的短新聞被評為一等獎。盡管這條新聞只有短短的一分多鐘,新聞由頭也只是來源于1999年11月7日這天上海市社區健身苑的落成儀式,但在這條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到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居民在健身苑中鍛煉的畫面,可以看到上海市區、浦東新區乃至遠郊農村健身苑的畫面。可以說,短短一分多鐘的新聞,卻包含著一年素材的積累。正是因為記者具備緊緊圍繞采訪目的而行動的意志品質,鍥而不舍,才會有如此豐富的素材積累,從而推動記者進一步地認識采訪對象。
其次是新聞記者個體的性格、體質狀況。體格孱弱的人是不可能長時間堅持采訪活動的,對于他們來說,必須恢復身體健康,增強體力,這是克服困難和障礙的基礎條件之一。當然,性格剛強的記者,越碰到困難就越不服輸,即使對不感興趣的采訪內容,也能耐心地集中注意力,去完成采訪任務。
此外,采訪的環境、采訪內容的適宜程度等也會影響記者的采訪意志和情緒。采訪內容的難度和深度能喚起興趣時,記者采訪的注意力就會更集中,采訪時間就能更持久。如果經過努力還是不能理解采訪內容,或采訪內容過于單調無味,一些意志不夠頑強的記者就難以長時間地采訪,乃至產生厭倦感,完不成采訪任務。